图书介绍

谭史斋论稿三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谭史斋论稿三编
  • 葛志毅著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720706841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93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13页
  • 主题词:经济史-研究-中国-古代;妇女地位-研究-中国-上古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谭史斋论稿三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全球化、民族化与中国文化1

一、小引:重新恢复对中国文化的自信1

二、全球化:挑战和机遇2

三、孔子与戎狄文化3

四、汉唐宋明时代的南北文化交流5

五、中国文化对印度佛学的吸纳6

六、近代中国与西方文化8

七、结语:在全球化时代务必要坚持张扬民族性10

也谈思想史的写法——中西文化交汇中的一个学术话题12

一、有关中国思想史的新认识13

二、研究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途径22

三、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在思想史上的意义25

四、关于思想史的学科体系问题31

结语35

中国古代的经学文化传统37

一、人类早期文化积累形式与中国古代经书39

二、中国古代的巫史41

三、史官文化传统与经学43

四、孝道是经书体系的思想伦理核心47

五、经学培养出的躬行实践与积极用世精神49

六、经学与古代政治51

七、经学注释体系的保守性53

八、经学的权威地位所导致的思想束缚作用54

九、经学发展中的适时衍变55

三星堆文化与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59

分封制与原初政体62

一、分封还是酋邦62

二、关于分封制起源的研究及其作为原初政体的性质64

三、部落族邦的分化增殖与早期分封现象68

四、赐姓命氏制与早期分封77

五、夏代的分封85

六、商代的分封94

结语:分封制作为原初政体在上古史研究中的意义109

一、《春秋》义例117

略论《春秋》义例117

二、公羊家义例124

三、谷梁家义例140

四、左传家义例143

五、结语:义例与经今古148

《春秋》义例的形成及其影响149

一、《左传》的解经体系149

二、《左传》与五十凡155

三、《左传》凡例的几个来源167

结语178

郑玄经学研究发凡180

一、周代关于男女分工模式起因的探讨189

男女性别分工与周礼父权宗法特质溯源189

二、从人类学视角探讨男女性别区分的起因195

结语:自然生理差异与男女性别分工204

论周代妇女在社会生产中的“半边天”地位206

论周代后妃在王室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214

一、蚕织生产与王室经济214

二、周王后妃与蚕织生产219

三、嫔贡与报贡227

结语232

周代妇女的家庭职责教育234

一、妇顺与妇德教育234

二、妇顺与妇女家庭职责238

三、周代贵族妇女教育的社会实践基础242

四、妇女家庭职责是对早期社会男女分工传统的继承245

五、结论249

周代贵族妇女教育的社会文化意义250

一、周代贵族妇女教育的根本性社会职能250

二、周代后妃教育254

三、余论:妇德教育的治导向与道德自身的超越追求258

周代贵族妇女的政治文化特征及相关的伦理观念影响261

一、三代女戎及内利亲亲、外利离亲262

二、男女之别与夫妇婚姻之礼266

三、《诗序》与诗教268

结语276

重溯士之社会历史起源278

汉武帝尊儒改制的社会历史文化分析287

一、汉承秦制与武帝改制287

二、受命统一大典与改制更化理念303

三、武帝时代朝臣结构中的新旧势力消长关系316

四、余论:武帝儒学政策对汉室的影响324

小议戊戌前后的康、梁民族观326

一、从洋务运动到维新运动的思想文化背景326

二、康有为的民族观329

三、梁启超的民族观333

结语337

《暴鸿昌集》序338

《长寿真书老子十三句》序342

《称谓录》点校前言353

一、中国古代关于称谓的研究353

二、关于《称谓录》的内容体例及其整理359

《谭史斋论稿续编》书后366

读《黄帝四经与黄老思想》书稿369

古代城市史学研究的一部力作379

一物不知,以为深耻384

附录:387

新颖的视角·难得的力度·娴熟的方法——读葛志毅 张惟明:《先秦两汉的制度与文化》3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