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网络原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志文,陈妍,夏秦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452485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08页
- 文件大小:106MB
- 文件页数:322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计算机网络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1
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1
1.2 计算机网络发展历程2
1.2.1 以单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2
1.2.2 分组交换网络的出现4
1.2.3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5
1.2.4 局域网的崛起6
1.2.5 Internet时代6
1.2.6 “三网”合一8
1.2.7 宽带网络与全光网络技术9
1.3 网络拓扑结构10
1.4 计算机网络分类11
1.5 计算机网络应用13
1.5.1 计算机网络应用领域13
1.5.2 计算机网络引发的社会问题15
1.6 计算机网络技术国际标准化组织15
1.6.1 国际标准界组织15
1.6.2 Internet标准组织16
1.6.3 电信标准组织17
1.7 习题17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18
2.1 概述18
2.2 网络分层19
2.2.1 分层思想19
2.2.2 层次设计主题21
2.2.3 实体和协议22
2.2.4 接口和服务22
2.2.5 数据单元23
2.2.6 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25
2.2.7 服务原语26
2.2.8 服务与协议的关系28
2.3 网络参考模型28
2.3.1 OSI参考模型28
2.3.2 TCP/IP参考模型31
2.3.3 OSI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33
2.4 五层网络参考模型34
2.4.1 OSI与TCP/IP参考模型的评价34
2.4.2 五层网络参考模型35
2.5 习题36
第3章 数据通信技术38
3.1 概述38
3.2 数据通信理论基础39
3.2.1 傅里叶分析39
3.2.2 周期矩形脉冲信号的频谱特性40
3.3 数据通信系统模型40
3.3.1 数据通信系统基本结构40
3.3.2 数据与信号41
3.3.3 信道通信方式42
3.3.4 数据传输方式43
3.4 传输媒介44
3.4.1 电磁波谱44
3.4.2 双绞线45
3.4.3 同轴电缆46
3.4.4 光纤48
3.4.5 无线媒介49
3.5 数据编码51
3.5.1 信号编码51
3.5.2 调制编码51
3.5.3 模拟数据数字化编码53
3.6 数据通信性能指标54
3.6.1 时延54
3.6.2 可靠性指标55
3.6.3 传输速率55
3.6.4 信道极限容量56
3.7 信道复用技术57
3.7.1 频分、时分复用57
3.7.2 统计时分复用58
3.7.3 波分复用59
3.7.4 码分复用59
3.8 数字传输系统62
3.8.1 PCM体制62
3.8.2 SONET与SDH63
3.9 数据交换技术65
3.9.1 电路交换65
3.9.2 报文交换66
3.9.3 分组交换67
3.10 物理层规范68
3.10.1 DTE与DCE68
3.10.2 物理层接口标准69
3.10.3 EIA-23270
3.11 习题72
第4章 数据链路控制74
4.1 概述74
4.2 帧边界划分方法75
4.3 差错控制76
4.3.1 差错原因与特点76
4.3.2 差错控制方法76
4.3.3 海明码77
4.3.4 垂直水平奇偶校验码78
4.3.5 循环冗余检验码78
4.3.6 校验和80
4.4 停等协议80
4.4.1 简单停等协议80
4.4.2 带流量控制的停等协议81
4.4.3 带差错控制的停等协议82
4.4.4 停等协议效率分析84
4.5 连续ARQ协议85
4.5.1 连续ARQ协议工作原理85
4.5.2 连续ARQ协议的定量分析87
4.5.3 滑动窗口87
4.6 选择重传ARQ协议90
4.7 因特网数据链路接入控制91
4.7.1 串行线路网际协议(SLIP)91
4.7.2 点到点协议(PPP)92
4.8 习题94
第5章 局域网技术96
5.1 局域网概述96
5.1.1 局域网的基本特征96
5.1.2 IEEE 802局域网络体系结构97
5.2 信道共享技术100
5.2.1 ALOHA协议100
5.2.2 CSMA协议101
5.2.3 令牌协议102
5.3 传统以太网103
5.3.1 以太网的基本原理103
5.3.2 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106
5.3.3 以太网的帧格式108
5.3.4 交换式以太网109
5.3.5 全双工以太网112
5.4 高速以太网114
5.4.1 快速以太网114
5.4.2 千兆以太网116
5.4.3 10吉比特以太网118
5.5 虚拟局域网120
5.5.1 虚拟局域网概述120
5.5.2 虚拟局域网的划分121
5.5.3 虚拟局域网的标准123
5.6 无线局域网及无线网络124
5.6.1 无线局域网概述124
5.6.2 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125
5.6.3 IEEE 802.16宽带无线网络131
5.6.4 蓝牙网络132
5.6.5 ZigBee网络135
5.6.6 RFID136
5.7 习题138
第6章 广域网技术140
6.1 广域网与网络层140
6.1.1 广域网概述140
6.1.2 网络层141
6.1.3 数据报与虚电路142
6.2 路由算法145
6.2.1 广域网中的路由选择145
6.2.2 路由器147
6.2.3 距离向量路由算法149
6.2.4 链路状态路由算法150
6.2.5 分层路由152
6.2.6 广播路由153
6.2.7 组播路由154
6.2.8 移动主机路由155
6.3 拥塞控制156
6.3.1 什么是拥塞156
6.3.2 拥塞控制的基本原理157
6.3.3 开环拥塞控制158
6.3.4 闭环拥塞控制159
6.3.5 其他拥塞控制方法160
6.4 网络互连160
6.4.1 网络互连的基本要求160
6.4.2 网络互连设备162
6.5 服务质量164
6.5.1 服务质量概述164
6.5.2 综合服务165
6.5.3 区分服务166
6.6 广域网实例169
6.6.1 帧中继169
6.6.2 ATM172
6.7 习题175
第7章 Internet基本原理178
7.1 Internet概述178
7.2 网际层协议178
7.2.1 IP协议与IP地址178
7.2.2 IP分组及其转发180
7.2.3 ARP协议182
7.2.4 CIDR协议183
7.2.5 ICMP协议185
7.2.6 IGMP协议186
7.3 Internet路由协议188
7.3.1 Internet路由的基本概念188
7.3.2 路由信息协议189
7.3.3 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协议189
7.3.4 边界网关协议BGP191
7.4 传输层协议193
7.4.1 用户数据报协议194
7.4.2 传输控制协议TCP195
7.5 应用层203
7.5.1 应用层概述203
7.5.2 网络应用模型204
7.5.3 域名服务206
7.5.4 简单电子邮件传输协议208
7.5.5 万维网212
7.5.6 文件传输215
7.5.7 流媒体传输216
7.5.8 VoIP219
7.6 Internet接入技术220
7.6.1 电信网接入技术221
7.6.2 HFC及有线电视宽带接入224
7.6.3 以太网接入225
7.6.4 无线接入227
7.6.5 电力线接入229
7.7 习题230
第8章 网络安全与管理234
8.1 网络安全基础234
8.1.1 网络安全风险234
8.1.2 网络安全目标、安全服务和安全机制234
8.2 密码学基础及应用236
8.2.1 密码学的发展236
8.2.2 对称密钥密码学237
8.2.3 公开密钥体制238
8.2.4 消息认证和数字签名239
8.2.5 密钥的分发和管理240
8.3 网络安全技术241
8.3.1 IPSec241
8.3.2 防火墙243
8.3.3 网络入侵与安全检测246
8.3.4 入侵容忍249
8.4 网络安全威胁251
8.4.1 分布式拒绝服务251
8.4.2 僵尸网络254
8.5 网络管理258
8.5.1 网络管理概述258
8.5.2 SNMP协议259
8.5.3 SNMP安全机制261
8.6 习题263
第9章 网络技术与应用扩展264
9.1 IPv6264
9.1.1 IPv6技术基础264
9.1.2 IPv6报文格式265
9.1.3 IPv6编址269
9.1.4 IPv6过渡方案272
9.2 MPLS274
9.2.1 MPLS产生背景274
9.2.2 MPLS基本概念275
9.2.3 MPLS工作原理277
9.2.4 MPLS应用278
9.3 P2P281
9.3.1 P2P组织结构281
9.3.2 P2P典型应用285
9.4 物联网287
9.4.1 什么是物联网287
9.4.2 物联网体系架构及关键技术289
9.4.3 物联网应用291
9.5 云计算292
9.5.1 什么是云计算292
9.5.2 云计算体系架构294
9.5.3 云计算关键技术296
9.5.4 云计算平台299
9.6 移动互联网300
9.6.1 移动互联网内涵300
9.6.2 移动互联网特点301
9.6.3 移动互联网技术302
9.6.4 移动互联网应用306
参考文献308
热门推荐
- 2418168.html
- 2281962.html
- 2041613.html
- 1060963.html
- 3615390.html
- 1943780.html
- 2067696.html
- 548962.html
- 3256014.html
- 22746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586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567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658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496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02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475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077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273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276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83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