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CCDA认证考试 640-861 指南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CCDA认证考试 640-861 指南 第2版
  • (美)布鲁诺(Bruno,A.),(美)金(Kim,J.)著;刘大伟,刘利,齐兵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123489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68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473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人员-资格考核-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CCDA认证考试 640-861 指南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5

第一部分 网络设计概要5

第1章 设计原则5

1.1 “我已经知道了吗?”测验5

1.2 基础内容7

1.2.1 组织网络策略和规程8

1.2.1.1 什么是全局网络模型8

1.2.1.2 全局网络模型如何演进8

1.2.1.3 网络设计和全局网络业务9

1.2.2 自顶向下设计实践9

1.2.2.1 自顶向下设计实践的要求9

1.2.2.4 自顶向下设计实践的结束语10

队建设10

1.2.2.3 自顶向下设计实践的部署和团10

1.2.2.2 评估自顶向下设计实践10

1.2.3 要求和约束11

1.2.3.1 技术约束11

1.2.3.2 社会约束11

1.2.3.3 行政约束11

1.2.3.4 经济约束12

1.2.4 投资回报12

1.2.5 设计活动、工具和技术12

1.2.5.1 审计现有网络信息12

1.2.5.2 分析网络流量13

1.2.5.3 模拟网络流量13

1.3 基础总结13

1.4 问答题14

1.3.4 网络设计工具14

1.3.1 全局网络业务模型14

1.3.2 自顶向下设计14

1.3.3 要求和约束14

第2章 网络设计方法论17

2.1 “我已经知道了吗?”测验17

2.2 基础内容19

2.2.1 设计方法论19

2.2.2 规划20

2.2.3 设计21

2.2.4 实施、运行和优化21

2.2.4.1 实施22

2.2.4.2 运行和支持维护22

2.2.5.2 设计要求23

2.2.5.3 设计解决方案23

2.2.4.3 优化23

2.2.5.1 执行总结23

2.2.5 网络文档23

2.2.5.4 总结和附录24

2.2.6 网络原型25

2.2.6.1 创建原型25

2.2.6.2 步骤1:评审用户需求26

2.2.6.3 步骤2:确定原型的范围26

2.2.6.4 步骤3:理解可替换的建议方案27

2.2.6.5 步骤4:开发测试计划27

2.2.6.8 步骤7:实施最终测试和论证28

2.3 基础总结28

2.2.6.7 步骤6:实践28

2.2.6.6 步骤5:采购和准备设备28

2.3.1 PDIOO29

2.3.2 网络文档29

2.3.3 原型建模步骤29

2.4 问答题30

第3章 网络结构模型33

3.1 “我已经知道了吗?”测验33

3.2 基础内容35

3.2.1 层次网络模型35

3.2.1.1 层次模型的好处35

3.2.1.2 层次网络设计36

3.2.1.3 层次模型示例38

3.2.2 企业复合网络模型39

3.2.2.1 企业园区模块40

3.2.2.2 企业边缘模块41

3.2.2.3 SP边缘44

3.2.3 网络可用性44

3.2.3.1 工作站到路由器冗余44

3.2.3.2 服务器冗余46

3.2.3.3 路由冗余46

3.2.3.4 介质冗余48

3.3 基础总结49

3.4 问答题50

第二部分 LAN和WAN设计55

第4章 LAN设计55

4.1 “我已经知道了吗?”测验55

4.2 基础内容57

4.2.1.1 以太网设计规则58

4.2.1 LAN介质58

4.2.1.2 吉比特以太网设计规则60

4.2.1.3 快速以太网信道62

4.2.1.4 令牌环设计规则62

4.2.1.5 FDDI设计规则62

4.2.1.6 无线局域网63

4.2.2 LAN硬件67

4.2.2.1 中继器67

4.2.2.2 集线器68

4.2.2.3 网桥68

4.2.2.4 交换机69

4.2.2.5 路由器70

4.2.3 LAN设计类型和模型71

4.2.3.1 大型建筑物LAN71

4.2.2.6 第3层交换机71

4.2.3.2 企业园区LAN72

4.2.3.3 小型和远程站点LAN73

4.2.3.4 服务器场模块73

4.2.3.5 QoS考虑74

4.2.3.6 组播流量考虑75

4.3 基础总结77

4.4 问答题78

第5章 WAN技术83

5.1 “我已经知道了吗?”测验83

5.2 基础内容85

5.2.1 WAN入门85

5.2.1.1 什么是WAN85

5.2.1.2 WAN种类86

5.2.2.1 拨号网络88

5.2.1.3 WAN和企业复合网络模型88

5.2.2 WAN技术88

5.2.2.2 ISDN89

5.2.2.3 X.2590

5.2.2.4 帧中继90

5.2.2.5 SMDS91

5.2.2.6 ATM92

5.2.2.7 其他WAN技术93

5.2.2.8 MPLS94

5.3 基础总结95

5.4 问答题96

第6章 设计WAN解决方案99

6.1 “我已经知道了吗?”测验99

6.2.1 分析、刻划和设计101

6.2 基础内容101

6.2.2 常用设计因素102

6.2.2.1 应用因素102

6.2.2.2 技术因素104

6.2.2.3 成本因素105

6.2.3 WAN性能选项105

6.2.3.1 数据压缩106

6.2.3.2 窗口大小107

6.2.3.3 队列服务107

6.2.3.4 流量整形和策略108

6.3 基础总结108

6.4 问答题109

7.1 “我已经知道了吗?”测验113

第7章 备份选项和WAN设计示例113

7.2 基础内容115

7.2.1 WAN备份设计选项115

7.2.1.1 拨号备份路由116

7.2.1.2 固定的辅助WAN链路116

7.2.1.3 影子PVC117

7.2.1.4 Internet117

7.2.2 WAN设计示例119

7.2.2.1 远程接入的WAN技术119

7.2.2.2 连接企业站点的WAN121

7.3 基础总结121

7.4 问答题121

8.1 “我已经知道了吗?”测验125

第8章 VPN和DSL广域网设计125

8.2 基础内容127

8.2.1 DSL技术127

8.2.2 VPN130

8.2.2.1 GRE131

8.2.2.2 PPTP131

8.2.2.3 MPPE131

8.2.2.4 VPDN131

8.2.2.5 IPSec132

8.2.2.6 MPLS135

8.3 基础总结137

8.4 问答题138

第三部分 Internet协议和路由选择协议143

第9章 IPv4143

9.1 “我已经知道了吗?”测验143

9.2.1 IPv4报头145

9.2 基础内容145

9.2.1.1 ToS147

9.2.1.2 IPv4分段148

9.2.2 IPv4编址149

9.2.2.1 IPv4地址类型150

9.2.2.2 IPv4专用地址151

9.2.2.3 NAT152

9.2.3 IP地址子网153

9.2.3.1 掩码命名法153

9.2.3.2 IP地址设计示例154

9.2.3.3 确定IP地址的网络部分154

9.2.3.4 VLSM155

9.2.4 地址分配和名称解析158

9.2.4.1 静态和动态IP地址分配159

9.2.4.2 BOOTP159

9.2.4.3 DHCP159

9.2.4.4 DNS160

9.2.4.5 ARP161

9.3 基础总结161

9.4 问答题163

第10章 IPv6167

10.1 “我已经知道了吗?”测验167

10.2 基础内容169

10.2.1 IPv6入门169

10.2.2 IPv6报头170

10.2.3 IPv6地址表示171

10.2.4.1 IPv6单播地址172

10.2.4 IPv6地址类型172

10.2.4.2 IPv6任播地址173

10.2.4.3 IPv6组播地址173

10.2.4.4 IPv6地址分配173

10.2.5 IPv6机制176

10.2.5.1 ICMPv6176

10.2.5.2 IPv6 ND177

10.2.5.3 IPv6名称解析177

10.2.5.4 路径MTU发现177

10.2.5.5 IPv6地址分配策略178

10.2.5.6 IPv6安全178

10.2.5.7 IPv6路由选择协议178

10.2.6 IPv4到IPv6的迁移策略和部署179

10.2.6.1 专用WAN链路上IPv6179

10.2.6.4 协议转换机制180

10.2.6.2 基于IPv4隧道的IPv6180

10.2.6.3 双栈骨干180

10.2.7 比较IPv6和IPv4181

10.3 基础总结181

10.4 问答题183

第11章 路由选择协议选择标准187

11.1 “我已经知道了吗?”测验187

11.2 基础内容189

11.2.1 路由选择协议特征189

11.2.1.1 静态路由分配和动态路由分配189

11.2.1.2 内部路由选择协议和外部路由选择协议190

11.2.1.3 距离向量路由选择协议191

11.2.1.7 层次型路由选择协议和平面型路由选择协议192

11.2.1.6 比较距离向量和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192

11.2.1.5 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192

11.2.1.4 EIGRP192

11.2.1.8 无类路由选择协议和有类路由选择协议193

11.2.1.9 管理距离193

11.2.2 路由选择协议度量和环路避免194

11.2.2.1 跳计数194

11.2.2.2 带宽195

11.2.2.3 开销195

11.2.2.4 负载196

11.2.2.5 延迟196

11.2.2.6 可靠性197

11.2.2.7 最大传输单元(MTU)197

11.2.2.8 路由环路避免方案197

11.2.3 ODR199

11.3 基础总结200

11.4 问答题201

第12章 RIP、IGRP和EIGRP特征和设计205

12.1 “我已经知道了吗?”测验205

12.2 基础内容207

12.2.1 RIPv1207

12.2.1.1 RIPv1转发信息库208

12.2.1.2 RIPv1消息格式208

12.2.1.3 RIPv1计时器209

12.2.1.4 RIPv1设计210

12.2.1.5 RIPv1总结210

12.2.2.1 认正211

12.2.2.2 RIPv2转发信息库211

12.2.2 RIPv2211

12.2.2.3 RIPv2消息格式212

12.2.2.4 RIPv2计时器213

12.2.2.5 RIPv2设计213

12.2.2.6 RIPv2总结213

12.2.3 IGRP214

12.2.3.1 IGRP计时器214

12.2.3.2 IGRP度量214

12.2.3.3 IGRP设计215

12.2.3.4 IGRP总结216

12.2.4 EIGRP216

12.2.4.1 EIGRP组成217

12.2.4.2 EIGRP计时器218

12.2.4.3 EIGRP度量219

12.2.4.4 EIGRP数据包类型220

12.2.4.5 EIGRP设计220

12.2.4.6 EIGRP总结221

12.3 基础总结221

12.3.1 RIPv1总结222

12.3.2 RIPv2总结222

12.3.3 IGRP总结223

12.3.4 EIGRP总结223

12.4 问答题224

第13章 OSPF和IS-IS229

13.1 “我已经知道了吗?”测验229

13.2 基础内容231

13.2.1 OSPF231

13.2.1.1 OSPF概念和设计232

13.2.2 IS-IS238

13.2.1.2 OSPF总结238

13.2.2.1 IS-IS度量239

13.2.2.2 IS-IS操作和设计239

13.2.2.3 IS-IS总结241

13.3 基础总结241

13.3.1 OSPF特性242

13.3.2 IS-IS总结242

13.4 问答题243

第14章 BGP协议、重分布和IP组播247

14.1 “我已经知道了吗?”测验247

14.2 基础内容249

14.2.1 BGP249

14.2.1.1 BGP邻居250

14.2.1.2 路由反射器251

14.2.1.3 联邦252

14.2.1.4 BGP管理距离253

14.2.1.5 BGP属性、权重和BGP决策过程254

14.2.1.6 BGP总结258

14.2.2 PBR和路由重分布258

14.2.2.1 PBR258

14.2.2.2 重分布259

14.2.3 IP组播261

14.2.3.1 组播地址261

14.2.3.2 第3层到第2层映射262

14.2.3.3 IGMP262

14.2.3.4 稀疏模式和密集模式组播路由选择协议264

14.2.3.6 PIM265

14.2.3.5 组播信源树和共享树265

14.2.3.7 DVMRP266

14.3 基础总结266

14.3.1 BGP总结267

14.3.2 IP组播总结267

14.4 问答题268

第四部分 安全、融合和网络管理273

第15章 常见安全漏洞和监控273

15.1 “我已经知道了吗?”测验273

15.2 基础内容275

15.2.1 安全威胁介绍275

15.2.2 网络侦察277

15.2.3 数据包嗅探器277

15.2.5 IP欺骗278

15.2.4 中间人攻击278

15.2.6 DoS279

15.2.7 口令攻击279

15.2.8 端口重定向280

15.2.9 信任关系利用280

15.2.10 非授权访问281

15.2.11 应用层攻击281

15.2.12 病毒和特洛伊木马应用282

15.2.13 安全监控和管理入门282

15.2.14 安全监控282

15.2.15 安全管理283

15.2.16 安全管理通信283

15.2.17 带外管理283

15.2.18 带内管理284

15.2.19 自动更新安全284

15.3 基础总结285

15.4 问答题286

第16章 SAFE蓝图和安全生态系统291

16.1 “我已经知道了吗?”测验291

16.2 基础内容293

16.2.1 SAFE蓝图概述293

16.2.2 达成平衡294

16.2.3 定义客户期望295

16.2.3.1 完全安全是不可能的295

16.2.3.2 最(不)易受到突破的地方295

16.2.4 设计目标295

16.2.5 安全生态系统297

16.3 基础总结298

16.4 问答题299

第17章 传统语音体系结构和集成语音设计303

17.1 “我已经知道了吗?”测验303

17.2 基础内容305

17.2.1 传统语音体系结构305

17.2.1.1 本地环路和中继306

17.2.1.2 端口306

17.2.1.3 主要的模拟和数字信令类型307

17.2.1.4 PSTN编号方案310

17.2.1.5 PBX交换机311

17.2.1.6 服务等级和占线小时311

17.2.1.7 其他PSTN服务312

17.2.2 集成多服务网络313

17.2.2.1 VoFR313

17.2.2.3 VoIP入门314

17.2.2.2 VoATM314

17.2.2.4 AVVID组成315

17.2.2.5 AVVID设计模型316

17.2.2.6 编解码319

17.2.2.7 VoIP控制和传输协议319

17.2.2.8 语音设计问题322

17.2.3 VoIP网络的QoS机制324

17.2.3.1 LFI325

17.2.3.2 PQ325

17.2.3.3 WFQ326

17.2.3.4 PQ-WFQ326

17.2.3.5 LLQ326

17.2.3.6 自动QoS326

17.3 基础总结327

17.4 问答题329

第18章 网络管理技术333

18.1 “我已经知道了吗?”测验333

18.2 基础内容335

18.2.1 网络管理路线图示例335

18.2.2 SNMP337

18.2.2.1 SNMP组成338

18.2.2.2 SNMP MIB338

18.2.2.3 SNMP命令338

18.2.2.4 SNMP设计约束338

18.2.2.5 SNMP参考338

18.2.2.6 SNMP发展338

18.2.3.4 RMON339

18.2.3.3 CDP考虑和约束339

18.2.3.2 CDP优势339

18.2.3.1 CDP组成339

18.2.3 CDP339

18.3 基础总结340

18.4 问答题340

第19章 网络管理功能343

19.1 “我已经知道了吗?”测验343

19.2 基础内容345

19.2.1 故障管理346

19.2.2 配置管理346

19.2.3 计费管理347

19.2.4 性能管理347

19.2.6 服务级别348

19.2.5 安全管理348

19.2.7 SLA349

19.2.8 SLM349

19.3 基础总结350

19.4 问答题351

第五部分 综合场景357

第20章 综合场景357

20.1 场景1:Pearland医院357

20.1.1 场景1:问题358

20.1.2 场景1:答案358

20.2 场景2:Big石油和天然气公司361

20.2.1 场景2:问题362

20.2.2 场景2:答案362

20.3 场景3:Super咨询公司363

20.3.2 场景3:答案364

20.3.1 场景3:问题364

20.4 场景4:Sound Masters公司365

20.4.1 场景4:问题366

20.4.2 场景4:答案366

第六部分 附录373

附录A “我已经知道了吗?”和“问答题”答案373

第1章 设计原则373

第2章 网络设计方法论374

第3章 网络结构模型376

第4章 LAN设计378

第5章 WAN技术381

第6章 设计WAN解决方案383

第7章 备份选项和WAN设计示例385

第8章 VPN和DSL广域网设计386

第9章 IPv4388

第10章 IPv6392

第11章 路由选择协议选择标准395

第12章 RIP、IGRP和EIGRP特征和设计398

第13章 OSPF和IS-IS401

第14章 BGP协议、重分布和IP组播404

第15章 常见安全漏洞和监控407

第16章 SAFE蓝图和安全生态系统410

第17章 传统语音体系结构和集成语音设计412

第18章 网络管理技术416

第19章 网络管理功能417

附录B OSI参考模型和数字转换421

附录C 参考资料和推荐读物435

术语表44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