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学校法通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学校法通论
  • 蒋超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巴蜀书社
  • ISBN:780659929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86页
  • 文件大小:109MB
  • 文件页数:627页
  • 主题词:教育法令规程-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学校法通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学校法学学科建设导论1

一、学校法学的概念和学校法学的研究对象1

二、学校法学的产生和发展2

三、学校法学的地位和体系9

第二章 学校法律关系13

第一节 学校法律关系概述13

一、教育法律关系与学校法律关系的概念13

二、学校法律关系的特征15

三、学校法律关系的种类18

四、学校法律关系的构成19

第二节 学校法律关系的主体20

一、学校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20

二、教育权利能力和教育行为能力20

三、学校法律关系主体的特征21

四、学校法律关系主体的分类22

第三节 学校法律关系的客体23

一、学校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和特征23

二、学校法律关系客体的范围24

第四节 学校法律关系的内容27

一、教育权利28

二、教育义务29

第五节 学校法律关系的运行30

一、学校法律关系运行的概念和条件30

二、教育法律事实的概念、特征和分类30

三、学校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终止的方式和程序33

第三章 学校法的基本主体——教育行政机关35

第一节 教育行政法的基本原则35

一、教育行政制度的历史发展35

二、教育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概念37

三、教育行政合法性原则37

四、教育行政合理性原则39

第二节 教育行政部门41

一、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法主体资格41

二、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作为教育法主体的法律依据43

三、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44

四、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45

五、教育行政部门的内部机构不是教育行政法的主体47

第三节 教育行政行为概说53

一、教育行政行为的概念53

二、教育行政行为的种类54

三、教育行政行为的效力及特征57

四、教育行政行为的生效要件59

第四节 具体教育行政行为60

一、教育行政救助60

二、教育行政确认62

三、教育行政许可63

四、教育行政检查64

五、教育行政裁决65

六、教育行政处罚66

七、教育行政强制措施69

第四章 学校法基本主体——学校71

第一节 学校的设立71

一、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概念和分类71

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立条件71

第二节 学校的法律地位74

第三节 学校的权利义务78

一、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权利78

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义务80

第四节 学校章程83

一、学校章程的概念和特征83

二、制定学校规章的必要性87

三、学校章程应当具有的内容89

四、制定学校章程的几个问题92

第五节 依法治校95

一、依法治校的必要性96

二、依法治校工作的目标和任务101

三、依法治校的途径与方法105

四、依法治校必须坚持的几个原则问题109

第五节 校务公开111

一、校务公开的概念和意义111

二、校务公开的领导112

三、校务公开的内容112

四、校务公开的管理和督查113

第五章 学校法基本主体——教师114

第一节 教师法概述114

一、教师法的概念114

二、中国教师立法的历史114

三、教师法调整的对象117

四、教师法的立法宗旨118

五、教师法的基本原则120

第二节 教师权利和教师义务121

一、教师基本的教育权利121

二、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社会保障129

三、教师的义务131

第三节 教师资格与任用139

一、教师资格制度的概念139

二、取得教师资格的必要条件140

三、教师资格考试143

四、教师资格的认定143

五、教师资格的效力和资格证书的管理146

六、教师职务制度147

七、教师聘任制度149

第四节 教师的培养、培训和考核150

一、教师的培养150

二、教师的培训150

三、教师的考核161

第五节 教师待遇与奖励163

一、关于教师工资待遇制度163

二、教师生活待遇制度164

三、教师福利待遇制度165

四、教师奖励制度165

第六节 教师法律责任166

一、侵犯教师合法权益要承担的法律责任166

二、教师不履行自己的义务,侵犯学生合法权益,也要承担法律责任167

第六章 学校法基本主体——受教育者168

第一节 受教育者的权利168

一、受教育者的概念168

二、受教育权的立法168

三、受教育者的权利172

第二节 受教育者的义务174

第三节 未成年人法175

一、未成年人法的概念和原则175

二、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177

三、“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的限定178

四、学校的责任178

第四节 受教育权受侵害的可诉性181

一、受教育权的含义183

二、受教育权的性质185

三、教育侵权行为及其承担民事责任的依据187

四、受教育权受到侵害能否请求赔偿损失190

第七章 学前教育机构法192

第一节 学前教育机构法概述192

一、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法与学前教育机构法192

二、中国学前教育法的历史发展195

第二节 学前教育机构法的内容198

一、学前教育法的基本原则198

二、学前教育行政立法199

三、学前教育机构201

四、学前教育机构的经费规范207

五、学前教育职员立法207

六、学前教育机构的卫生保健管理规范210

七、幼儿教育与保育规范212

第八章 中小学教育法215

第一节 中小学教育法概述215

一、中小学教育及特点215

二、中小学教育法的概念217

三、中小学教育法的历史发展218

第二节 义务教育法的概述223

一、义务教育法的原则223

二、我国义务教育的主体及其职责226

三、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实施步骤238

四、义务教育的就学243

五、义务教育的教育教学规范249

六、义务教育的法律责任255

第三节 完善基础教育立法的建议259

一、设立义务教育“就学管理员”259

二、设立政府助学金制度260

三、设立学生学费和学习用品免费制度260

第八章 高等教育学校法262

第一节 高等教育学校法概述262

一、高等教育的性质、任务及现状262

二、高等教育法的概念265

三、关于高等教育法的历史发展265

第二节 高等教育法的基本原则269

一、依法治教的原则269

二、确保公民依法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的原则270

三、确保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270

四、学术自由原则271

五、教学与科研并举原则271

第三节 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272

第四节 高等教育的基本制度274

一、高等教育的法律形态274

二、高等学历教育的学业标准制度275

三、高等教育的学制276

四、高等学历教育的入学资格制度277

五、高等教育学业证书制度和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279

六、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283

七、学位制度283

八、继续教育制度和函授教育制度283

第五节 高等学校的设立与评估288

一、高等学校的设立288

二、高校学校的评估291

第六节 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及其自主权问题295

一、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295

二、高等学校的自主权295

第七节 高等学校学生的权利与义务298

一、高等学校学生的权利298

二、高等学校学生的义务301

第八节 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301

一、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历史301

二、《高等教育法》坚持和完善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302

三、学校党委职责与校长的职权304

第九节 高等学校的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307

一、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制度307

二、高等学校教师职务制度307

三、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度311

四、高等学校教育职员制度313

五、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313

六、高等学校辅导员制度313

七、高等学校的各级领导干部317

八、学校与教职工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320

第十章 职业学校教育法321

第一节 职业教育法概述321

一、职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法的概念321

二、职业教育需要法律调整323

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325

四、职业教育法的历史发展328

五、职业教育法立法宗旨与基本原则334

第二节 职业学校教育法律规范337

一、职业学校教育法律规范的概念337

二、职业学校的设立和分类337

三、初等职业学校教育339

四、中等职业学校教育339

五、高等职业学校教育358

第三节 职业学校教育的体系369

一、职业学校教育体系的构成369

二、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371

第四节 职业学校教育保障的法律规范384

一、职业学校教育的投资体制和各方职责384

二、联合办学合同和委托培养合同387

三、职业学校教育的经费保障388

四、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390

五、职业学校的实习与产教结合391

六、建立建全职业学校教育服务体系392

第十一章 民办学校法393

第一节 民办教育促进法概述393

一、民办教育与民办学校的界定393

二、民办教育法395

第二节 民办学校法的基本原则397

一、鼓励和引导相结合原则398

二、平等原则398

三、效益性原则400

第三节 民办学校法的基本内容401

一、民办学校的举办者401

二、民办学校的设立条件403

三、民办学校的设立程序405

四、民办学校的组织与活动409

五、民办学校的变更与终止411

六、民办学校的教师与学生412

七、民办学校的资产与财务管理412

八、对民办学校的监管与扶持414

九、法律责任417

第十二章 民族学校法419

第一节 民族学校法概述419

一、作为法概念的民族教育419

二、民族教育的特点决定了民族教育立法的必要性422

三、民族教育法的概念427

四、民族教育立法的历史与发展428

五、新中国民族教育立法概要432

六、我国民族教育立法存在的问题435

第二节 民族教育法的基本原则440

一、保障少数民族教育权实现的原则440

二、充分考虑民族特点和地区特点的原则440

三、坚持民族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441

第三节 民族学校教育法律规范442

一、民族教育学校的设置442

二、民族学生的受教育权443

三、民族教育学校的教师规范444

四、民族教育学校的教学规范445

第四节 民族教育管理法律规范446

一、民族教育行政规范446

二、民族教育投入与保障规范447

第十三章 学校体育制度449

第一节 学校体育制度概述449

一、学校体育工作的概念449

二、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450

三、学校体育工作应当坚持的原则450

四、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体制451

五、学校体育工作立法451

第二节 学校体育活动法律规范452

一、体育课452

二、课外体育活动453

三、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453

四、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体育合格标准454

五、普通大、中学校学生体育竞赛规范460

六、加强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462

第三节 学校体育保障规范463

一、学校体育管理机构和各方面的职责463

二、体育教师463

三、体育场地、器材、设备和经费464

四、学校体育工作的奖惩465

第十四章 学校卫生制度466

第一节 学校卫生制度概述466

一、学校卫生制度的概念466

二、学校卫生立法466

三、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467

第二节 学校卫生工作的基本要求468

一、教学组织的卫生规范468

二、学校环境卫生规范469

三、卫生保健与疾病预防规范469

四、营养与饮食卫生规范469

五、健康教育工作规范470

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470

第三节 学校卫生工作的管理及其法律责任476

一、学校卫生工作的行政管理规范476

二、学校应当建立健全三个卫生工作制度477

三、学校内部和区域性中小学卫生管理机构的设置477

四、学校卫生工作监督规范478

五、学校卫生保健人员479

六、学校卫生工作的法律责任481

第十五章 学校国防教育制度483

第一节 学校国防教育制度概述483

一、学校国防教育的概念483

二、学校国防教育的地位484

三、学校国防教育立法概况485

第二节 初等学校国防教育法律规范486

一、初等学校进行国防教育的义务486

二、初等学校国防教育的目的487

三、初等学校国防教育的内容488

四、初等学校国防教育的组织实施490

五、初等学校国防教育形式规范491

六、少年军校491

七、聘请校外辅导员协助初级学校开展国防教育493

第三节 中高等学校国防教育法律规范493

一、中等和高等学校进行国防教育的义务493

二、中、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的内容495

三、中、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的形式496

第四节 各方主体在学校国防教育的职责497

一、教育行政部门在学校国防教育中的职责497

二、学校在学校国防教育中的职责498

三、负责培训国家工作人员的各类教育机构在学校国防教育中的职责499

四、军事院校在学校国防教育工作中的职责500

五、军事机关在学校国防教育中的职责501

六、共青团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学校国防教育中的职责501

第十六章 学校安全工作制度504

第一节 学校安全法概述504

一、学校安全法的概念504

二、学校安全工作立法504

三、学校安全工作的方针和原则506

第二节 学校安全工作的基本规范507

一、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507

二、加强勤工俭学、校办企业安全防范工作511

三、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512

四、确保学生春游和其他集体活动安全512

五、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514

第三节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规范520

一、学校安全管理方针和原则520

二、行政机关和举办者的安全管理职责521

三、校内安全管理制度建设524

四、日常安全管理526

五、安全教育527

六、校园周边安全管理529

七、安全事故处理530

八、奖励与责任530

第四节 高等学校安全管理规范531

一、主要任务和工作方针532

二、组织机构及其职责532

三、安全教育534

四、安全管理535

五、校园秩序管理规定536

六、事故处理539

第五节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规范540

一、适用范围与处理原则541

二、事故与责任542

三、事故处理程序544

四、事故损害的赔偿545

五、事故责任者的处理546

第十七章 学校财经管理制度548

第一节 教育经费法概述548

一、教育经费法制定的必要性548

二、教育经费法的调整对象550

三、教育经费的来源和筹措550

四、教育经费的分配和使用554

五、教育经费的管理555

第二节 学校收费公示制度555

一、教育收费公示制度概念555

二、教育收费公示的内容和更新556

三、教育收费公示的方式557

四、教育收费公示的监督检查557

第三节 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制度557

一、教育系统内部审计的概念557

二、教育系统内部审计的内容558

三、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559

四、内部审计工作程序560

五、法律责任560

第四节 义务教育学校收费管理561

一、义务教育学校收费立法561

二、义务教育阶段可以收取杂费562

三、杂费收费标准的制定权限562

四、杂费的减免563

五、义务教育学校可以收取借读费563

六、杂费和借读费的管理564

七、“一费制”管理规范565

第五节 普通高中收费管理566

一、普通高中收费立法566

二、学费的标准566

三、学费的减免567

四、对学费收费的管理567

五、住宿费的收取567

六、普通高中收费管理中各方的职责568

第六节 中等职业学校收费管理568

一、学费收费标准569

二、学费的减免569

三、对学费收费的管理569

四、住宿收费570

五、学校收费管理中各方的职责570

第七节 高等学校收费管理571

一、高等学校有权收取学费和住宿费571

二、学费的减免与帮困工作572

三、学费收费管理572

四、学校收费管理中各方的职责573

第五节 中高等学校财务制度573

一、中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和体制574

二、单位预算管理575

三、收入管理575

四、支出管理576

五、结余及其分配578

六、专用基金管理578

七、资产管理、负债管理与财务清算579

八、财务报告、财务分析与财务监督581

后记5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