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比较诗学导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比较诗学导论
  • 陈跃红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87772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32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51页
  • 主题词:诗歌-比较文学-理论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比较诗学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乐黛云1

作者前言7

绪论1

第一章 比较诗学的学科语境5

第一节 文艺研究的历史趋势5

第二节 比较文学深化的必然14

第三节 理论创新的现实需求24

一、参照系与性质显现24

二、古代文论参与现代理论发展进程的渴求30

三、构建中国文论新话语的需要37

第二章 中西比较诗学的历史与现状40

第一节 问题意识40

第二节 历史相遇中的失衡43

第三节 非学科化时代的进展49

第四节 学科化建构时期57

第三章 基本概念的还原与展开79

第一节 文学与诗80

一、文学80

二、诗84

第二节 诗学与文论87

一、诗学87

二、文论92

第三节 现代汉语语境中的“比较诗学”102

一、知识传统与现代语境102

二、“中国诗学”的现代内涵106

第四节 跨文化的文论对话112

第四章 中西比较诗学的方法思路125

第一节 现代阐释学的认识超越125

一、阐释学的历史由来126

二、现代诗学阐释学的认识突围132

第二节 古今对话:传统诗学的现代性展开139

第三节 中西对话:互为主体的应答逻辑144

一、对话是以人作为人的诸多共同性作为基本前提157

二、对话是以人类文学艺术发展的历史类同性为先在条件159

三、人类诗学话语的历史继承性和交流程度作为对话的基础160

第四节 读解模式:中国现代诗学阐释学的可能163

第五章 中西诗学对话的入思途径176

第一节 营造众声喧哗的理论语境177

第二节 在持续读解中走进对方181

第三节 寻找共同话题193

第六章 诗学语言的转换与互译策略215

第一节 视域融合与互译性“格义”215

第二节 语词的文化血统与合法化接受220

第三节 翻译的宿命与突围策略233

第七章 中西诗学对话的深度模式254

第一节 诗学对话关系的深度模式结构256

一、文学的观念属性模式256

二、文学的意义生成和阐释模式258

三、文学的语言性存在模式259

四、文学的文化—审美阐发模式266

五、文学的学科性理论建构模式269

第二节 深度模式研究举例(一):文学的观念属性模式273

第三节 深度模式举例(二):文学的意义生成和阐释模式288

第四节 深度模式研究举例(三):审美—主题阐发模式300

一、传统中国思想中的生命意识303

二、生死一体,殊途同归306

三、死亡焦虑与永生失望308

四、悲剧与悲剧性312

五、生命的道德价值319

结语:比较诗学的学科存在及其学术意义324

教学和阅读参考书目3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