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手册 修订本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洪孝安,杨申仲主编;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设备维修工程分会组织编写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570913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285页
- 文件大小:235MB
- 文件页数:1299页
- 主题词:工业企业管理:设备管理-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手册 修订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设备管理概述1
1.1 设备与设备管理1
1.2 我国的设备管理体制6
1.3 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和考核指标13
2 设备资产管理19
2.1 固定资产19
2.1.1 固定资产计价22
2.1.2 固定资产折旧23
2.2 设备分类、编号与重点设备的划分28
2.2.1 设备分类与资产编号28
2.2.2 高精度、大型、重型、稀有设备的划分标准30
2.2.3 《机械工业关键设备目录》30
2.2.4 企业重点设备的选定与管理30
2.3 设备资产的动态管理42
2.3.1 闲置设备的封存与处理42
2.3.2 设备移装44
2.3.3 设备调拨45
2.3.4 设备的借用与租赁45
2.3.5 设备报废46
2.4 设备资产管理的基础资料47
2.4.1 设备资产卡片47
2.4.2 设备台帐48
2.4.3 设备档案49
2.4.4 设备统计50
2.5 设备的库存管理52
2.6 设备价值评估54
2.6.1 资产评估的含义、目的和对象54
2.6.2 设备价值评估的原则55
2.6.3 设备价值评估的特点56
2.6.4 设备价值评估的前期工作56
2.6.5 设备价值评估的操作程序58
2.6.6 设备价值评估的方法及实例59
附件1 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71
附件2 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75
附件3 企业闲置设备调剂利用管理办法78
3 设备前期管理81
3.1 设备投资规划84
3.1.1 设备投资规划的工作范围84
3.1.2 设备投资规划程序86
3.1.3 设备投资规划的主要依据87
3.1.4 资金的时间价值87
3.1.5 设备投资决策的经济评价方法92
3.2 外购设备的选型与购置95
3.3 自制设备管理99
3.4 进口设备的管理101
3.5 设备安装108
3.5.1 设备安装基础108
3.5.2 设备安装的工作内容118
3.5.3 设备安装工程的管理123
3.6 设备使用初期的管理125
3.7 设备前期信息管理系统127
附件1 某厂的设备前期管理制度(案例)129
附件2 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141
附件3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144
附件4 进出口报关环节行为规范147
附件5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150
附件6 出入境检验检疫收费办法152
4 设备使用与维护155
4.1 设备的技术状态155
4.1.1 设备技术状态完好标准155
4.1.2 金属切削机床完好标准实施细则156
4.1.3 设备的考核和完好率的计算158
4.2 设备的使用158
4.2.1 设备使用程序158
4.2.2 凭证操作设备159
4.2.3 定人定机制度159
4.2.4 使用设备的基本功和操作纪律159
4.2.5 设备操作维护规程160
4.2.6 设备岗位责任制161
4.2.7 交接班制度161
4.3 设备的维护162
4.3.1 设备维护的“四项要求”163
4.3.2 设备维护的类别及内容163
4.3.3 精密、大型、稀有、关键设备的使用维护要求165
4.3.4 设备维护的检查评比166
4.3.5 区域维修责任制168
4.4 设备事故169
4.4.1 设备事故的分析及处理169
4.4.2 设备事故损失的计算170
附件1 制造行业设备完好标准171
附件2 制造行业设备操作维护规程示例172
附件3 数控机床完好标准193
附件4 数控机床操作维护规程195
附件5 其他类设备的完好标准196
5 设备润滑管理198
5.1 润滑管理的工作任务198
5.2 润滑管理的组织机构与人员配备199
5.3 润滑管理制度200
5.4 润滑工作岗位责任制205
5.5 设备润滑的目视管理207
5.6 润滑管理用图表207
5.6.1 设备润滑卡片207
5.6.2 设备换油卡片209
5.6.3 设备清洗换油计划表和润滑用油量统计表210
5.6.4 润滑材料需用量申请表和使用量、回收量统计表211
5.7 润滑材料的消耗定额212
5.8 润滑材料的选用215
5.8.1 润滑基本原理215
5.8.2 润滑油性能指标及选用215
5.8.3 润滑脂性能指标及选用217
5.9 润滑油的代用和添加剂219
5.9.1 润滑油的代用219
5.9.2 润滑油的掺配219
5.9.3 润滑油添加剂221
5.10 润滑方法与润滑装置222
5.11 设备润滑状态检查225
5.12 设备润滑系统常见故障及分析226
5.12.1 润滑系统故障226
5.12.2 设备漏油及治理227
5.12.3 建立合理的换油制度228
5.13 废润滑油的回收、再生与利用228
附件1 国产常用润滑油脂的质量指标231
附件2 进口设备润滑油脂与国产近似油品对照表248
6 设备诊断技术259
6.1 设备诊断技术与设备维修259
6.1.1 设备诊断技术概述259
6.1.2 故障模式与故障分析266
6.2 常用的诊断技术和诊断仪器279
6.2.1 诊断信息的来源与获取279
6.2.2 设备诊断监测系统280
6.2.3 常用的诊断类型和诊断技术294
6.3 金属切削机床的精度诊断336
6.3.1 机床传动精度的诊断336
6.3.2 机床主轴回转误差运动的诊断348
6.4 设备在线诊断361
6.4.1 齿轮和齿轮箱的诊断361
6.4.2 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373
6.4.3 设备生产状态的在线诊断384
6.5 设备诊断系统的优化设计与诊断专家系统395
6.5.1 设备诊断系统的优化设计395
6.5.2 设备故障诊断专家系统402
附件 常用的诊断仪器及软件目录408
7 设备修理411
7.1 设备修理方式与分类411
7.2 设备修理计划的编制、实施与考核413
7.2.1 修理计划的编制413
7.2.2 修理计划的实施417
7.2.3 设备修理计划的考核424
7.3 设备修理工作定额425
7.4 网络计划技术应用于设备修理430
7.4.1 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规则430
7.4.2 网络计划技术应用示例433
7.5 设备外委修理的管理436
7.5.1 企业设备部门对外委修理的职责436
7.5.2 外委修理管理程序437
7.5.3 设备外委修理合同的内容440
7.6 设备修理的技术管理441
7.6.1 设备修理技术资料管理441
7.6.2 设备修理技术文件445
7.6.3 磨损零件的修换依据与标准451
7.6.4 设备修理用量检具的管理456
7.6.5 设备修理的质量管理458
7.7 机床几何精度检验常用量检具460
7.7.1 水平仪460
7.7.2 自准直仪462
7.7.3 读数显微镜463
7.7.4 指示表464
7.7.5 平板466
7.7.6 平尺467
7.7.7 90°角尺470
7.7.8 锥柄检验棒472
7.7.9 圆柱形检验棒475
7.7.10 专用检具476
附件1 金属切削机床大修理通用技术条件477
附件2 锻压设备大修理通用技术条件483
附件3 机械设备电气部分修理通用技术条件488
8 常用修理技术493
8.1 焊接与焊补493
8.1.1 钢制零件的焊修493
8.1.2 铸铁零件的焊修497
8.2 电镀修理500
8.2.1 槽镀镀层的选用500
8.2.2 刷镀502
8.3 热喷涂与喷焊507
8.3.1 热喷涂与喷焊的特点507
8.3.2 热喷涂层的机械性能507
8.3.3 热喷涂用粉末材料508
8.3.4 乙炔-氧焰喷涂用工艺装备509
8.3.5 热喷涂工艺510
8.3.6 喷焊513
8.3.7 喷涂层、喷焊层的质量测试515
8.4 胶粘剂黏接516
8.4.1 设备修理常用胶粘剂516
8.4.2 胶黏接工艺要求521
8.5 金属扣合523
8.5.1 强固扣合法523
8.5.2 强密扣合法524
8.5.3 加强扣合法525
8.5.4 热扣合法526
8.6 减摩材料527
8.6.1 填充聚四氟乙烯的性能和应用527
8.6.2 铸石的应用528
9 备件管理531
9.1 备件管理概述531
9.1.1 备件的含义与分类531
9.1.2 备件管理的目标与任务532
9.1.3 备件管理的内容与流程533
9.2 备件技术管理535
9.2.1 备件技术资料的内容535
9.2.2 确定备件储备品种的原则和方法536
9.2.3 备件的储备定额539
9.3 备件计划管理541
9.3.1 备件计划的分类和编制计划的依据541
9.3.2 备件计划的编制方法(流程)542
9.3.3 备件计划编制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542
9.4 备件库存管理546
9.4.1 备件库存管理的内容与要求546
9.4.2 备件库存资金的核定549
9.4.3 备件的ABC管理550
9.4.4 备件仓库的信息反馈551
9.4.5 备件的专业化生产与商品化供应551
10 起重设备运行与维修554
10.1 起重设备概述554
10.1.1 起重设备的分类554
10.1.2 起重设备的基本参数555
10.1.3 起重机主要结构和部件557
10.2 起重设备的故障排除与事故预防566
10.2.1 起重设备的故障分析与排除566
10.2.2 起重设备的事故预防570
10.3 桥式起重机的运行与维修576
10.3.1 桥式起重机的构造与性能要求576
10.3.2 桥式起重机的性能检查577
10.3.3 桥式起重机的修理580
10.4 自行式旋转起重机的运行与维护582
10.4.1 汽车式和轮胎式起重机的运行与维护582
10.4.2 门座式起重机的运行与维护586
10.4.3 塔式起重机的运行与维护589
10.5 电梯的运行与维护593
10.5.1 电梯的分类593
10.5.2 电梯的主要结构594
10.5.3 电梯的运行管理595
10.5.4 电梯的技术维护596
10.5.5 电梯的故障排除599
附件1 桥式起重机修理技术标准(DB11/T106-1998)601
附件2 机电类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试行)613
附件3 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621
附件4 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625
11 动力设备基础管理632
11.1 动力设备管理概述632
11.1.1 动力设备管理范围632
11.1.2 动力设备管理要求633
11.2 动力设备计划管理637
11.2.1 动力设备计划编制637
11.2.2 动力设备检查638
11.3 动力设备技术管理639
11.3.1 动力设备预防性检查639
11.3.2 动力设备故障和事故防范与处理641
11.4 动力设备维修管理643
11.4.1 动力设备维修类别643
11.4.2 动力设备维修原则644
11.4.3 动力设备维修组织645
11.4.4 动力设备修理周期645
11.4.5 动力设备修理定额648
11.4.6 动力设备修理内容664
11.5 动能生产运行管理与动能费用核算675
11.5.1 动能生产运行管理675
11.5.2 动能计量管理677
11.5.3 动能费用核算679
11.6 企业能源管理690
11.6.1 全面能源管理690
11.6.2 能源利用评价703
11.6.3 节能经济技术分析708
附件1 动力设备及动力站房完好标准716
附件2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745
附件3 特种设备行政许可实施办法(试行)754
附件4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758
附件5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761
12 动力设备运行与维修765
12.1 供配电设备运行与维修765
12.2 变压器运行管理778
12.3 电机运行维修789
12.4 通讯设备运行与维修807
12.5 锅炉设备运行与维修812
12.6 压力容器、气瓶管理与维护825
12.6.1 压力容器管理与维护825
12.6.2 气瓶管理与检验834
12.6.3 乙炔瓶的管理838
12.7 压缩设备运行与维修842
12.7.1 空气压缩机运行与维修842
12.7.2 制氧设备运行维护856
12.8 工业泵运行与维修863
12.9 制冷设备运行与维修865
12.10 空气调节系统设备运行管理873
12.11 风机与通风系统设备运行与维修883
12.11.1 风机运行与维修883
12.11.2 通风系统设备运行与修理884
12.12 煤气发生设备的运行维护889
12.13 工业炉窑运行管理896
12.13.1 工业炉窑分类896
12.13.2 工业炉窑运行管理900
附件1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摘录)906
附件2 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911
附件3 气瓶使用登记管理规则915
附件4 气瓶安全监察规定917
13 动力管线管理与维修922
13.1 动力管线管理要求922
13.1.1 动力管线概述922
13.1.2 动力管线的资产管理922
13.1.3 动力管线图的绘制923
13.2 工业管道的管理与维修933
13.2.1 工业管道的技术参数与分类933
13.2.2 工业管道的技术管理937
13.2.3 工业管道的维修管理938
13.2.4 工业管道的维修技术942
13.3 电气线路的管理与维护948
13.3.1 电气线路的分类948
13.3.2 架空线路的管理与维护948
13.3.3 电缆线路的敷设和维护952
13.3.4 车间(工场)电气线路的维护与修理959
14 设备的改造和更新960
14.1 设备的磨损及其补偿960
14.1.1 设备的有形磨损961
14.1.2 设备的无形磨损961
14.1.3 设备磨损的补偿961
14.2 设备寿命961
14.3 设备技术改造962
14.3.1 设备技术改造的规划和原则963
14.3.2 设备改造的前期准备工作964
14.3.3 设备改造的实施过程966
14.3.4 设备改造的规范要求967
14.3.5 设备改造案例968
14.4 设备的更新969
14.4.1 设备更新的原则969
14.4.2 设备更新规划的制定969
14.4.3 设备更新的实施过程969
附件1 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投标实施办法970
附件2 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机床工具目录978
15 设备维修的费用管理983
15.1 设备大修费用的管理983
15.1.1 设备大修理基金983
15.1.2 大修理费用的计划与核算984
15.2 车间维修费用的管理986
15.2.1 车间维修费用的组成986
15.2.2 车间维修费用限额的制定986
15.2.3 车间维修费用的控制使用986
15.2.4 车间维修费用的统计与核算987
15.3 设备修理车间的成本核算989
15.3.1 修理车间的任务及其费用考核办法989
15.3.2 修理车间的成本核算内容990
15.3.3 修理车间的成本核算法990
15.4 设备维修活动的经济分析990
15.4.1 维修经济效益指标991
15.4.2 提高维修经济效益的途径992
16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993
16.1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993
16.1.1 数据库994
16.1.2 电子数据处理过程和设备996
16.1.3 管理信息系统1001
16.1.4 通信与网络1003
16.2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地位1005
16.2.1 企业的信息系统1005
16.2.2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位置1006
16.3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1006
16.3.1 设备管理的考核指标1007
16.3.2 设备管理信息的采集1007
16.3.3 设备管理信息中心和数据库1008
16.3.4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1009
16.3.5 建立设备管理信息系统1010
16.4 分析评价方法1011
16.4.1 项目(设备)投资可行性研究1011
16.4.2 RAM和LCC软件简介1015
16.4.3 寿命周期费用评估1018
16.4.4 设备更新、改造方案分析1020
16.4.5 闲置设备价值评估1021
16.5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1021
16.5.1 设备规划1022
16.5.2 设备固定资产管理1023
16.5.3 运行过程管理1023
16.5.4 维修管理1024
16.5.5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改善1026
17 设备的目标管理1027
17.1 设备的管理目标1030
17.1.1 设备管理目标的制定、审批和展开1031
17.1.2 设备管理目标的工作质量保证体系1037
17.1.3 设备管理目标的检查1037
17.2 班组设备管理1041
17.2.1 班组设备管理目标的制定1042
17.2.2 班组设备管理目标的内容1042
17.2.3 班组设备管理目标的展开程序1042
17.2.4 班组设备管理目标的考核1042
附件 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确认暂行办法1042
18 设备管理组织体系1047
18.1 组织机构的设置1047
18.1.1 典型的组织机构1048
18.1.2 设备管理组织机构的人员配备1053
18.2 各级设备管理人员的职能1055
18.3 设备管理部门与职能部门的关系1061
19 设备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与培训1065
19.1 设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1065
19.2 设备管理人员的培训1075
19.2.1 在职培训1075
19.2.2 正规教育1080
19.3 设备维修技术人员的培训1081
19.4 设备维修工人的培训1083
附件1 设备主要管理人员岗位业务培训计划1089
附件2 设备管理与维修短期培训提纲1093
附件3 国家注册设备工程(监理、诊断、评估)工程师要求及规定1097
20 国际设备管理发展1101
20.1 国际设备管理维修方式1101
20.1.1 从预知维修到状态维修1101
20.1.2 以利用率为中心的维修1103
20.1.3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1106
20.1.4 风险维修1111
20.2 TPM和TnPM管理体系1114
20.2.1 日本TPM管理体系1115
20.2.2 TnPM管理体系1131
附录1152
附件一 金属切削机床精度标准选录1152
附录二 机械动力设备修理复杂系数的确定方法1212
附录三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01)1244
附录四 锅炉烟尘测试方法(GB 5468—91)1247
附录五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1252
附录六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1268
附录七 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1269
参考文献1285
热门推荐
- 1797699.html
- 2523573.html
- 1271965.html
- 67262.html
- 133254.html
- 2472022.html
- 326081.html
- 2396114.html
- 2920480.html
- 29630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225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06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708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53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22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906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59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279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415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19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