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考试管理制度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考试管理制度史
  • 杨智磊,王兴亚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34827686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127页
  • 文件大小:237MB
  • 文件页数:1167页
  • 主题词:考试制度-历史-中国-先秦~2006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考试管理制度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先秦时期考试管理制度的萌生1

第二章 秦汉时期考试管理制度的确立18

第一节 学校考试管理18

一、太学的考试管理18

二、郡县学的考试管理23

三、其他学校的考试管理24

第二节 汉代察举考试管理25

一、贤良方正的考试管理25

二、孝廉的策试管理28

三、秀才的考试管理31

四、明经的考试管理32

第三节 汉代选官考试管理33

一、博士的考试管理33

二、学僮入仕考试管理34

三、三署郎入仕考试管理35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考试管理制度的演进37

第一节 学校考试管理制度的形成37

一、中央官学的设置及其考试管理机构37

二、地方官学的设置及其考试机构44

三、官学的教学与考试管理46

第二节 察举考试管理53

一、孝廉、秀才考试管理54

二、贤良、明经等考试管理68

第三节 选官考试管理72

一、太学生入仕录用考试73

二、博士录用考试74

三、其他录用官吏考试75

第四章 隋代科举考试的创设与管理制度的变革80

第一节 学校考试管理80

一、学校与考试机构设置81

二、中央官学考试84

三、地方官学考试88

四、私学考试90

第二节 科举考试的创设与科目管理92

一、科举考试的创设92

二、科目设置95

三、考试资格与内容管理101

四、考试制度改革的影响与意义105

第五章 唐五代科举考试的昌盛与管理制度110

第一节 唐代学校考试管理110

一、国子监七学的考试管理111

二、弘文馆、崇文馆、崇玄学的考试管理117

三、中央职业技术学校的考试管理120

四、地方官学的考试管理127

五、私学的考试管理132

第二节 唐代科举考试的昌盛与管理139

一、科举考试的科目设置140

二、科举考试管理机构与主考官154

三、考生来源与资格审查160

第三节 唐代吏部选试的考试管理167

一、科目设置167

二、管理机构与主考官173

三、报考资格与审查179

第四节 唐代各类考试内容、方法与宏观调控186

一、各类考试的内容186

二、教材建设189

三、多种考试方法的综合运用197

四、科举考试多种评价标准述评204

第五节 唐代考试舞弊的防范与惩处208

一、考试舞弊的方式208

二、考试舞弊的防范214

三、考试舞弊的惩处221

第六节 五代十国时期的考试管理223

一、科举考试的起伏224

二、科举科目设置与管理变化226

三、吏部选试管理237

四、防止舞弊措施的相继出台240

第六章 宋代考试管理制度的发展244

第一节 学校考试管理244

一、中央官学考试管理245

二、地方官学考试管理261

三、书院考试管理265

四、蒙学考试管理270

第二节 科举考试管理的变革272

一、宋前期考试类别与科目设置272

二、考试程序282

三、考试机构设置290

四、宋中后期考试科目的改革293

第三节 宋代职官考试管理303

一、铨选机构设置303

二、职官考试的类别与管理305

三、职官考试的特点与意义320

第四节 科场舞弊与查处323

一、科场舞弊手段323

二、防弊制度的建立327

三、舞弊行为的查处340

第七章 金代考试管理制度的演变344

第一节 学校考试管理制度的形成345

一、国子学、太学考试管理345

二、地方官学考试管理348

三、女真学考试管理349

四、专门学校考试管理350

第二节 科举考试管理制度的设置及其变化352

一、从“南北选”到全国统一考试的转变352

二、四级考试管理制的建立354

三、科目开设及其调整364

第三节 铨选考试管理的特点373

一、官员铨选考试374

二、吏员铨选考试376

三、其他人员考试379

第八章 元代考试管理制度的探索382

第一节 学校考试管理382

一、学校系统与行政管理382

二、国子学的教育与考试管理384

三、路、府、州、县学的考试管理391

四、社学、村学、家学的考试管理395

五、蒙古字学的考试管理396

六、医学和阴阳学的考试管理397

第二节 科举考试制度的废设与政策倾斜401

一、窝阔台时期的科举考试401

二、元代前期对科举的态度403

三、三级考试管理制度的设立406

第三节 职官考试管理415

一、吏员入官考试管理415

二、学官录用考试管理418

三、医官和医生考试管理419

四、其他考试管理420

五、元代考试管理制度的特点422

第九章 明代考试管理制度的完善425

第一节 学校考试管理425

一、国子监考试管理425

二、府、州、县学考试管理制度及其变化432

三、宗学、武学和书院考试管理448

四、社学考试管理453

第二节 科举三级考试管理制度的完备455

一、洪武科举科目的变革与三级考试程序的定型455

二、乡试管理460

三、会试管理481

四、殿试管理490

五、庶吉士考试的创设499

六、武科考试管理505

第三节 职官与职业技术考试管理513

一、职官考试类别及其管理514

二、职业技术考试及其管理524

三、特点与作用528

第四节 对考试舞弊的防范与查处529

一、日趋增多的考试舞弊现象529

二、防治考试舞弊的措施537

三、时宽时严的查处539

第十章 清代前期考试管理制度的严密与僵化544

第一节 学校考试管理544

一、国子监考试管理544

二、八旗官学考试管理551

三、宗学、觉罗学与算学考试管理553

四、府、州、县学考试管理556

五、书院考试管理573

六、社学、义学考试管理576

第二节 科举考试管理制度的僵化577

一、科举考试管理制度的变革与科目设置577

二、乡试管理579

三、会试管理607

四、殿试管理616

五、庶吉士考试管理626

六、宗科和旗科考试管理631

七、翻译科考试管理634

八、武科考试管理638

九、制科考试管理642

第三节 职官与职业技术考试管理647

一、职官考试的类别设置647

二、职业技术考试的类别设置659

三、职官与职业技术考试的特点660

第四节 考试舞弊的防范与查处664

一、考试舞弊的形式664

二、考试舞弊的查处669

三、禁而不止的原因672

第十一章 清代后期考试管理的变革675

第一节 清代后期学校的考试管理675

一、府、州、县学和社学的考试管理675

二、省辖书院的考试管理679

三、国子监的考试管理682

四、洋务学堂的考试管理683

第二节 太平天国的考试管理687

一、太平天国前期的考试与管理688

二、太平天国后期的考试与管理691

第三节 科举制度的改革与废除697

一、乡试考场——规模宏大的贡院697

二、严密的乡试考试管理698

三、点名搜检制度在乡试中被废除702

四、清末会试改革和科举制度的废止703

第四节 留学考试管理制度的形成708

一、出国留学考试管理708

二、归国留学生考试管理714

第五节 新式学堂的考试管理718

一、小学堂的考试管理719

二、中等学堂的考试管理721

三、高等学堂的考试管理724

第十二章 民国时期的考试管理729

第一节 学校考试管理729

一、民国初年学校的考试管理729

二、北洋政府时期学校的考试管理733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学校的考试管理737

第二节 留学考试管理743

一、出国留学考试管理743

二、归国留学生考试管理749

第三节 文官考试管理制度的创立751

一、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考试管理751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文官考试管理759

第四节 革命根据地学校的考试管理776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苏区学校的考试管理776

二、抗日民主根据地学校的考试管理783

三、解放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学校的考试管理788

第十三章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学业考试管理796

第一节 小学学业考试管理796

第二节 普通中学学业考试管理801

一、学业考试制度的建立802

二、考试内容与方法803

第三节 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学业考试管理807

一、中等专业技术教育的发展808

二、学业考试管理制度的确立812

三、考试与考查管理813

四、升级、留级、退学与毕业管理816

第四节 普通高等学校学业考试管理817

一、学业考试管理制度的建立818

二、学业考试管理制度的完善820

三、学业考试成绩与升级、留级、毕业825

四、考试舞弊的处理827

第五节 成人高等学校学业考试管理828

一、成人高校的设立与发展828

二、成人高校在校生的考试及其管理830

三、广播电视大学的学业考试管理840

第十四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招生考试管理的嬗变与探索843

第一节 普通中学招生考试管理843

第二节 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招生考试管理847

一、招生考试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847

二、报考条件与资格审查850

三、考试内容及其变化853

第三节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管理854

一、管理体制的演变855

二、考试内容与命题管理861

三、试卷印制、运送与保管870

四、施考管理871

五、评卷管理880

六、标准分数制的推行888

七、体育、艺术及单独招生考试管理889

八、台湾的大学招生考试管理898

第四节 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管理904

一、学校单独招生考试的管理904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一招生考试的管理912

三、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的管理913

四、招生考试管理制度的改革与探索927

第五节 研究生招生考试管理937

一、研究生教育的设置及其发展937

二、非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管理938

三、硕士生招生考试管理940

四、博士生招生考试管理955

五、博士后研究制度959

第十五章 现代自学考试管理及其发展962

第一节 自学考试的设立与考试管理机构962

一、自学考试制度的建立与完善962

二、考试管理机构的设置964

第二节 开考专业的划分与设置969

一、开考专业设置的依据与发展概况969

二、开考专业设置的层次结构972

第三节 考务与考籍管理974

一、考务管理974

二、考籍管理978

第十六章 国家公务员考试管理981

第一节 招收干部考试管理981

第二节 公务员录用考试管理985

一、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原则与管理机构987

二、考试类别、报考条件与资格审查991

三、考试内容与方式994

四、录用与试用1000

第十七章 职业资格考试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001

第一节 职称外语等级考试的组织管理1002

第二节 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组织管理1006

一、全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考试1007

二、全国统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考试108

三、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考试1010

四、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考试1011

五、全国审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考试1012

第三节 专业技术执业资格考试的组织管理1014

一、全国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考试管理1015

二、全国航运船舶专业技术执业资格考试管理1016

三、全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管理1018

四、全国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管理1019

五、全国注册资产评估师执业资格考试管理1020

六、全国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资格考试管理1021

七、全国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考试管理1022

八、全国律师执业资格考试管理1024

九、全国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管理1025

十、全国珠宝玉石质量检验师执业资格考试管理1026

十一、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管理1027

十二、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管理1028

十三、全国假肢与矫形器制作师执业资格考试管理1029

十四、全国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管理1030

十五、全国棉花质量检验师执业资格考试管理1031

十六、全国价格鉴证师执业资格考试管理1032

十七、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管理1033

十八、全国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管理1035

十九、全国注册设备监理师执业资格考试管理1037

二十、全国注册化工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管理1038

第四节 专业技术职业资格考试的组织管理1039

一、全国国际商务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1039

二、全国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1041

三、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1042

四、全国土地登记代理人职业资格考试1043

五、全国二、三级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1044

六、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1045

七、全国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师职业水平考试1046

第五节 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的组织管理1047

一、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的设立1048

二、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的管理机构1050

三、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的对象和标准1052

四、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方法1054

第十八章 非学历证书和学科竞赛考试管理1058

第一节 非学历证书考试的组织管理1058

一、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管理1059

二、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管理1069

三、剑桥少儿英语(CYLE)考试管理1078

第二节 学科竞赛考试的组织管理1088

一、数学竞赛考试管理1089

二、物理竞赛考试管理1091

三、化学竞赛考试管理1094

四、生物学竞赛考试管理1096

五、信息学(计算机)竞赛考试管理1097

附录 中国考试管理大事简表1099

后记112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