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新技术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网络新技术概论
  • 敖志刚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148813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41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52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新技术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网络新技术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绪论1

1.1.1 信息时代的网络技术1

1.1.2 引领网络新技术潮流的驱动力1

第1章 概述1

1.1.3 网络的基本架构3

1.1.4 从不同角度看网络新技术3

1.2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网络技术4

1.2.1 电信网络技术4

1.2.2 计算机网络9

1.3.1 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12

1.3 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12

1.3.2 接入网的发展13

1.3.3 光通信技术的基本发展方向14

1.3.4 下一代网络的发展与演变16

第2章 新一代Internet协议与技术19

2.1 互联网新协议——IPv619

2.1.1 IPv4的局限性19

2.1.2 IPv6的新特性分析19

2.1.3 IPv6标准化工作22

2.1.4 IPv6的数据头标格式25

2.1.5 软硬件厂商对IPv6的支持情况28

2.1.6 移动IPv630

2.2 宽带移动互联网35

2.2.1 基本概念35

2.2.2 研究与发展状况37

2.2.3 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与业务40

2.2.4 统一的IP网和MWIF体系结构42

2.2.5 移动终端45

2.2.6 无线应用协议WAP和WAP2.048

2.2.7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技术50

2.2.8 第四代移动通信4G51

第3章 新型宽带网络及其技术56

3.1 宽带接入新技术56

3.1.1 接入网与宽带接入网56

3.1.2 基于PSTN的接入技术57

3.1.3 宽带以太网接入60

3.1.4 下一代光接入网61

3.1.5 基于无线的接入方式64

3.1.6 综合宽带接入平台67

3.2 10吉比特以太网67

3.2.1 技术背景67

3.2.2 10吉比特以太网的技术特色和显著特征68

3.2.3 10吉比特以太网适合的领域及应用69

3.2.4 10吉比特以太网产品70

3.2.5 10吉比特以太网的物理层71

3.2.6 相关物理介质层72

3.2.7 帧结构72

3.2.8 芯片接口73

3.2.9 网络的监控与管理76

3.3 宽带智能网及其关键技术76

3.3.1 基本概念76

3.3.2 智能网的概念模型77

3.3.3 宽带智能网的体系结构81

3.3.4 移动智能网82

第4章 扩展的宽带网络及其应用新技术85

4.1 网格计算85

4.1.1 网格计算的概念85

4.1.2 网格系统的主要功能87

4.1.3 网格计算的关键技术88

4.1.4 网格计算的应用89

4.1.5 网格体系结构93

4.2.1 服务器附加存储结构97

4.2 网络存储97

4.2.2 网络附加存储结构98

4.2.3 存储区域网络存储结构99

4.2.4 光纤通道存储区域网络100

4.2.5 基于IP的存储网络101

4.2.6 网络存储的未来103

4.3 虚拟网络技术103

4.3.1 虚拟网络的基本概念103

4.3.2 虚拟局域网的实现技术104

4.3.3 虚拟局域网配置的自动化106

5.1.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历程108

第5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108

5.1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108

5.1.2 概念与特点109

5.1.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生成111

5.1.4 传感器网络的标准112

5.1.5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性能评价113

5.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应用领域114

5.2.1 主要研究内容114

5.2.2 主要应用领域115

5.3.1 网络结构117

5.3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117

5.3.2 传感器网络的层次结构119

5.4 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协议122

5.4.1 路由协议122

5.4.2 媒体访问控制协议125

5.5 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支撑技术129

5.5.1 时间同步129

5.5.2 节点定位131

5.5.3 传感器网络管理与节能133

6.1.1 概念、分类与特点135

6.1 代理(Agent)的基本知识135

第6章 智能代理和移动代理技术135

6.1.2 代理的研究学派和编程语言137

6.2 智能代理138

6.2.1 智能代理技术的概念138

6.2.2 智能代理的资源管理器140

6.2.3 智能代理的工作过程141

6.2.4 智能代理技术的应用142

6.3 移动代理146

6.3.1 移动代理的基本概念146

6.3.2 移动代理的基本结构148

6.3.3 移动代理的技术实现150

6.3.4 移动代理的标准化情况153

6.3.5 移动代理的模型154

第7章 全光与智能光网络157

7.1 几种典型的光网络157

7.1.1 光链路网络157

7.1.2 广播和选择网络158

7.1.3 波长路由网络158

7.2.1 全光网络的概念159

7.2 全光网络159

7.1.4 光子包交换网络——光脉冲交换网络159

7.2.2 全光网络的层次结构160

7.2.3 全光网网络节点160

7.2.4 全光网络的关键技术162

7.3 智能光网络165

7.3.1 智能光网络的概念165

7.3.2 智能光网络的层次结构165

7.3.3 智能光网络中的几个关键技术166

7.4 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169

7.4.1 基本概念169

7.4.2 ASON的体系结构171

7.4.3 ASON的关键技术175

第8章 主动网络177

8.1 主动网络简介177

8.1.1 主动网络的研究背景177

8.1.2 基本概念177

8.1.3 基本原理180

8.2 主动网络的体系结构181

8.2.1 主动网络的构成181

8.2.2 主动节点体系结构182

8.2.3 主动网络中的通信机制184

8.2.4 主动节点中的数据包处理185

8.2.5 主动节点处理流程187

8.3 主动节点的封包协议188

8.3.1 代码嵌入方式188

8.3.2 精明信息包(Smart Packets)方案189

8.3.3 主动节点封装协议ANEP189

8.3.4 Active IP报文191

8.4 主动网络管理192

8.4.1 基本概念192

8.4.2 主动网络管理分层设计195

8.4.3 主动网管的组成197

8.4.4 工作细节描述198

8.5 主动网络的安全200

8.5.1 主动网络安全性研究分类200

8.5.2 主动网络的威胁模型201

8.5.3 主动网络的安全机制分析203

8.5.4 主动安全信包的格式及流程208

9.1 下一代网络210

9.1.1 下一代网络的概念和特征210

第9章 下一代网络及其核心技术210

9.1.2 下一代网络的功能模型211

9.1.3 下一代网络的网络结构212

9.1.4 下一代网络中的关213

9.2 软交换217

9.2.1 软交换的基本概念217

9.2.2 软交换系统的体系结构221

9.2.3 软交换涉及的几种主要协议223

9.2.4 软交换网络的关键技术224

附录 缩略语227

参考文献24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