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钱易,唐孝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29578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00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417页
  • 主题词: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当代资源、生态与环境问题1

第一章 资源短缺3

第一节 水资源4

一、全球淡水资源形势5

二、中国水资源短缺形势分析7

第二节 土地资源9

一、世界土地资源现状9

二、世界土地资源问题分析11

三、中国土地资源状况12

第三节 能源13

一、能源分类13

二、世界能源利用现状及问题14

三、中国能源状况及面临的问题15

第四节 矿产资源17

一、矿产资源及其特点17

二、中国的矿产资源18

思考题19

第二章 生态系统退化20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22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类型23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24

三、营养级和生态金字塔25

四、生态系统的功能26

五、生态平衡32

第二节 自然生态系统的退化33

一、海岸带生态系统的退化34

二、淡水生态系统的退化36

三、农业生态系统的退化37

四、草地生态系统的退化40

五、森林生态系统的退化42

第三节 城市生态系统的脆弱化43

一、全球和中国的城市化进程43

二、城市生态系统44

三、城市生态系统的脆弱现状47

第四节 生态系统退化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52

一、生态系统的退化与发展的物质基础52

二、生态系统的调控与发展的稳定需求53

三、生态系统的维持功能与发展的基本环境55

四、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与发展的非物质基础55

思考题55

第三章 环境污染56

第一节 水污染56

一、主要的水环境污染物56

二、水污染源的分类59

三、中国水污染状况61

四、水污染的危害66

第二节 大气污染67

一、大气污染源及污染物68

二、几种典型的大气污染71

三、大气污染的危害75

四、中国的主要大气污染问题及趋势77

第三节 土壤污染80

一、土壤污染源及污染物80

二、土壤污染的影响和危害81

三、世界及我国土壤污染的状况84

第四节 固体废物及有害化学品污染86

一、固体废物的来源、分类及特点86

二、固体废物的环境问题87

三、化学品及有害废物对人类的危害89

四、电子电器废物90

五、固体废物的越境转移91

第五节 环境物理性污染92

一、噪声污染92

二、电磁污染94

三、热污染96

思考题97

第四章 全球环境问题98

第一节 气候变化98

一、地球系统的能量平衡98

二、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100

三、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106

第二节 臭氧层损耗108

一、臭氧层108

二、臭氧层损耗(ozone layer depletion)110

三、造成臭氧层损耗的原因112

四、臭氧层损耗的后果114

第三节 生物多样性锐减118

一、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资源119

二、生物多样性锐减123

第四节 海洋污染131

第五节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133

一、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概念及特性133

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种类及来源135

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及危害137

思考题139

参考文献140

第二篇 可持续发展理论及进展141

第五章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143

第一节 《寂静的春天》——对传统行为和观念的早期反思143

一、第一声呐喊的前奏143

二、《寂静的春天》展开的忧患图卷144

三、卡逊思想的力量和影响146

第二节 《增长的极限》——引起全球思考的“严肃忧虑”147

一、罗马俱乐部与其雄心勃勃的研究计划148

二、世界模型中人类困境的阴霾149

三、《增长的极限》的论争和贡献151

第三节 《我们共同的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性宣言152

一、从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到《我们共同的未来》153

二、一个地球一个世界154

三、环境与发展的里程碑159

思考题160

第六章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161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基本原则161

一、可持续发展的定义161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163

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165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范式——强与弱之争166

一、何为可持续性166

二、弱可持续性与强可持续性168

三、资源的替代问题169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170

一、资源约束170

二、技术进步171

三、制度安排172

思考题172

第七章 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173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173

一、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有关概念173

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174

三、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分类174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单一指标评价方法175

一、绿色GDP、国家财富与真实储蓄率175

二、生态足迹评价方法181

三、其他评价方法187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多指标加权评价方法188

一、人类发展指数(HDI)188

二、常规多指标加权评价方法190

思考题192

第八章 循环经济与循环型社会193

第一节 循环经济的概念193

第二节 循环经济的国际实践196

一、德国的循环经济实践196

二、日本的循环型社会实践198

三、欧盟的循环经济实践200

四、联合国的可持续消费全球行动200

五、国际3R行动201

第三节 我国循环经济的实践202

一、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202

二、主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205

三、我国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211

思考题214

参考文献214

第三篇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途径217

第九章 环境法治219

第一节 环境法的作用与地位219

一、基本概念219

二、环境法的目的、功能与地位220

第二节 环境法律关系221

第三节 环境法的体系与实施222

一、环境法的体系222

二、环境法的实施225

第四节 环境法律责任226

一、环境行政责任227

二、环境民事责任227

三、环境刑事责任228

第五节 我国环境法律制度概要229

一、综合性环境保护法律制度229

二、污染防治法律制度230

三、自然资源法律制度233

四、生态保护法律制度235

思考题237

第十章 环境管理238

第一节 环境管理的重要性238

一、太湖的污染及治理:环境管理的重要性238

二、什么是环境管理240

三、环境管理的发展历程240

四、中国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241

第二节 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及环境问题的外部性242

一、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243

二、环境问题的外部性244

第三节 以政府为主体的环境管理手段246

一、命令与控制型管理的类型246

二、命令与控制型管理的局限性248

第四节 环境管理的经济型手段251

一、经济型手段的类型251

二、基于市场的经济手段的局限性252

第五节 以环境资源的直接使用者为主体的环境管理手段253

一、自组织与自管理254

二、公众参与255

三、中国环境管理中的公众参与258

第六节 环境管理的技术支撑261

一、环境规划261

二、环境评价261

三、环境监测261

四、环境统计262

思考题263

第十一章 生态环境保护265

第一节 原生生态系统的保存265

一、原生生态系统概念和分布265

二、原生生态系统的保护方法和实践266

第二节 次生生态系统的保护269

一、次生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分布269

二、次生生态系统的保护方法和实践270

第三节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273

一、退化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特征273

二、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技术和实践274

第四节 适应性生态系统管理278

一、生态系统管理278

二、适应性生态系统管理278

思考题283

第十二章 清洁生产284

第一节 清洁生产的概念及发展历程284

一、清洁生产的定义284

二、清洁生产的内涵285

三、世界范围内清洁生产的发展289

四、我国清洁生产的发展292

第二节 生产过程的清洁生产293

一、生产过程的环境影响293

二、清洁生产实施途径294

三、清洁生产审核296

第三节 产品生命周期分析与生态设计298

一、产品的环境影响298

二、生命周期评价300

三、产品生态设计304

第四节 可持续的生产体系309

一、产业生态系统309

二、产业生态化重组313

思考题315

第十三章 环境污染防治316

第一节 水污染防治316

一、对各类水污染源的控制对策316

二、流域水污染防治320

三、饮用水源地保护与饮用水安全保障322

四、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323

五、城市污水再生利用326

第二节 大气污染防治330

一、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策略330

二、我国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措施332

三、大气污染控制技术338

第三节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与综合利用341

一、固体废物减量化对策与措施343

二、固体废物资源化与综合利用344

三、固体废物的处理及处置347

思考题349

第十四章 国际环境公约及履约350

第一节 气候变化351

一、国际公约351

二、履约中的中国353

第二节 臭氧层保护356

第三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359

第四节 危险废物的控制362

第五节 海洋环境保护364

第六节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365

思考题367

参考文献368

第四篇 环境伦理观369

第十五章 环境伦理观的产生及主要内容371

第一节 环境伦理观的由来与发展371

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371

二、环境伦理观的产生374

三、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374

四、西方环境伦理学的代表性观点375

第二节 环境伦理观的主要内容376

一、尊重与善待自然376

二、关心个人并关心人类380

三、着眼当前并思虑未来381

思考题383

第十六章 环境伦理观与人类行为方式384

第一节 环境伦理观对决策者行为的影响384

一、环境伦理观对决策的重要性384

二、环境伦理观指导下的决策385

第二节 环境伦理观对企业家行为的影响392

一、环境伦理观指导下的企业理念392

二、环境伦理观指导下的企业行为394

第三节 环境伦理观对公众行为的影响396

一、环境伦理观指导下的现代生活理念396

二、环境伦理观指导下的公民行为396

思考题398

参考文献3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