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会计舞弊识别研究经典文献导读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会计舞弊识别研究经典文献导读
  • 孙青霞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4115147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88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207页
  • 主题词:会计检查-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会计舞弊识别研究经典文献导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会计舞弊概念研究1

1.1 本章概述1

1.2 国外财务报表舞弊概念研究1

1.3 国内会计舞弊概念研究3

1.4 本书的会计舞弊定义6

第2章 舞弊动因研究8

2.1 本章概述8

2.2 舞弊的冰山理论(二因素论)8

2.2.1 “冰山理论”的渊源8

2.2.2 舞弊的“冰山理论”9

2.3 舞弊的三角形理论(三因素论)10

2.3.1 索耶的舞弊因子学说10

2.3.2 Albrecht的舞弊三角形理论10

2.3.3 Paul Dunn的新三角形理论11

2.4 舞弊的GONE理论(四因素论)12

2.5 舞弊风险因子理论12

2.6 舞弊的“五因素论”13

2.7 国外多种舞弊动因理论的关系14

2.8 国内会计舞弊动因理论14

第3章 职业道德角度的会计舞弊识别研究16

3.1 本章概述16

3.2 道德立场是否会有助于对舞弊识别问题的理解17

3.2.1 对该文的概述17

3.2.2 该文的研究方法18

3.2.3 该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21

3.3 会计职业道德的文化价值与道德认知发展:一个跨文化研究24

3.3.1 对该文的概述24

3.3.2 该文的研究方法24

3.3.3 该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25

第4章 财务状况角度的会计舞弊识别研究29

4.1 本章概述29

4.2 资产负债表中的舞弊32

4.2.1 对该文的概述32

4.2.2 该文的研究方法32

4.2.3 该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33

4.3 更正前期季报盈余公司的特征分析34

4.3.1 对该文的概述34

4.3.2 该文的研究方法35

4.3.3 该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37

4.4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会计与审计处罚公告》的财务与市场效应45

4.4.1 对该文的概述45

4.4.2 该文的研究方法46

4.4.3 该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51

4.5 运用神经网络评估管理舞弊风险62

4.5.1 对该文的概述62

4.5.2 该文的研究方法65

4.5.3 该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71

4.6 盈余和现金流量之间的差额——财务报告舞弊识别指标80

4.6.1 对该文的概述80

4.6.2 该文的研究方法81

4.6.3 该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90

4.7 盈余舞弊是和高的递延所得税有关还是和账面收益——应税收益的差有关?95

4.7.1 对该文的概述95

4.7.2 该文的研究方法96

4.7.3 该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99

4.8 国内有关研究101

第5章 公司治理角度的会计舞弊识别研究104

5.1 本章概述104

5.2 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质量106

5.2.1 对该文的概述106

5.2.2 该文的研究方法107

5.2.3 该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109

5.3 董事会构成与财务报表舞弊相关性的实证分析112

5.3.1 对该文的概述113

5.3.2 该文的研究方法114

5.3.3 该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117

5.4 舞弊后能重新恢复信任——公司治理起作用了吗?122

5.4.1 对该文的概述123

5.4.2 该文的研究方法124

5.4.3 该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128

5.5 高管股权激励与会计舞弊是否有关137

5.5.1 对该文的概述137

5.5.2 该文的研究方法138

5.5.3 该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142

5.6 国内有关研究144

第6章 法律制度角度的会计舞弊识别研究147

6.1 本章概述147

6.2 诉讼和独立审计师:经营失败和管理舞弊的作用149

6.2.1 对该文的概述150

6.2.2 该文的研究方法150

6.2.3 该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151

6.3 审计师关于重大违规行为的经验:频率、特征和可识别性154

6.3.1 对该文的概述155

6.3.2 该文的研究方法155

6.3.3 该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157

6.4 舞弊类型和审计师诉讼:美国SEC“会计与审计处罚公告”分析158

6.4.1 对该文的概述158

6.4.2 该文的研究方法160

6.4.3 该文的研究结论166

6.5 审计委员会特征、契约与财务报表舞弊170

6.5.1 对该文的概述170

6.5.2 该文的研究方法172

6.5.3 该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174

6.6 国内有关研究177

第7章 多角度的会计舞弊识别研究179

7.1 本章概述179

7.2 盈余操纵的动因和后果:SEC处罚公司的一个分析180

7.2.1 对该文的概述180

7.2.2 该文的研究方法181

7.2.3 该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185

7.3 会计丑闻的环境分析:导致会计舞弊的公司环境190

7.3.1 对该文的概述190

7.3.2 该文的研究方法191

7.3.3 该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193

7.4 国内有关研究197

第8章 基于“红旗标志”的会计舞弊识别研究199

8.1 本章概述199

8.2 管理舞弊的“红旗标志”:一个验证202

8.2.1 对该文的概述202

8.2.2 该文的研究方法203

8.2.3 该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203

8.3 管理舞弊的“红旗标志”206

8.3.1 对该文的概述206

8.3.2 该文的研究方法207

8.3.3 该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207

8.4 作为财务报表舞弊识别的“红旗标志”:基于投资者与债权人视角210

8.4.1 对该文的概述210

8.4.2 该文的研究方法211

8.4.3 该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212

8.5 对用“红旗标志”识别欺诈性财务报告的有效性分析213

8.5.1 对该文的概述213

8.5.2 该文的研究方法213

8.5.3 该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216

8.6 国内有关研究218

第9章 内幕交易与会计舞弊220

9.1 本章概述220

9.2 财务报表舞弊和内幕交易——实证分析222

9.2.1 对该文的概述222

9.2.2 该文的研究方法223

9.2.3 该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226

9.3 违反公认会计原则的夸大盈余的动机和处罚231

9.3.1 对该文的概述231

9.3.2 该文的研究方法233

9.3.3 该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238

9.4 国内有关研究244

第10章 Treadway委员会对会计舞弊识别的研究245

10.1 本章概述245

10.2 全美反舞弊性财务报告委员会关于舞弊性财务报告的研究报告246

10.2.1 对该研究报告的概述247

10.2.2 该研究报告的研究方法248

10.2.3 该研究报告的研究内容248

10.2.4 该研究报告所提的建议253

10.3 舞弊性财务报告:1987~1997年美国上市公司的分析259

10.3.1 对该研究报告的概述259

10.3.2 该研究报告的研究方法260

10.3.3 该研究报告的研究内容260

10.3.4 该研究报告所提的建议264

10.4 舞弊性财务报告:1998~2007年美国上市公司的分析264

10.4.1 对该研究报告的概述264

10.4.2 该研究报告的研究方法265

10.4.3 该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265

附录 美国反舞弊大事记(1933~2011年)275

主要参考文献277

致谢28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