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络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朱宝忠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百家出版社
- ISBN:7805769079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559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60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经络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概 述1
第一章 经络及其学说的起源和形成1
第一节 古代人体解剖与经络2
一、我国古代人体解剖与经络的发现4
(一)人体解剖的产生4
(二)人体解剖的工具7
(三)人体解剖的兴衰与“脉”的发现9
二、《内经》人体解剖记载与经络的认识16
第二节 针具的发明、演进与经络学说的起源21
一、原始针具的发明、灸法的创始和经络认识的关系22
二、金属针具的应用与经络学说的起源30
第三节 经络的生理、病理现象和解剖学的联系41
一、以痛为腧(原作俞)41
二、以解痛处为腧43
三、治疗脏腑疾病的原穴45
四、“气”和“得气”47
第四节 经络学说的形成50
一、腧穴和经络51
二、腧穴和脏腑60
三、经络学说的范畴63
四、经络学说的物质和思想基础71
第二章 经络、血脉辨82
一、古代“脉”的字形和字义84
第一节 关于“脉”的问题84
二、“脉”的“常见”及“虚实”86
(一)经脉的概念的产生87
(二)张介宾对《灵枢·经脉》篇的一则勘误88
(三)经络与血脉的混淆88
三、动脉和脉动90
四、切脉95
第二节 关于“气”的问题99
一、元气101
二、宗气104
三、营气108
四、卫气114
五、营气和卫气的关系125
第三节 经络非血脉131
一、三焦的实质是血脉132
二、古代丰富的人体解剖实践133
三、《内经》的有关记载135
四、《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有关记载138
五、其他古籍的有关记载139
第三章 经络实质探索143
第一节 古人对周围神经的认识145
一、“神经”溯源147
二、经络与血气152
三、气脉与血脉157
四、经络形态和循行部位167
五、经络的功能173
第二节 古人对中枢神经的认识194
一、古人对脑和髓的认识195
(一)脑和髓的发生学196
1.精与脑、髓196
2.肾与脑、髓197
(二)脑和髓的关系200
(三)古人对脑脊液的认识204
(四)脑、髓与临床的关系206
二、古人对中枢神经功能的认识209
(一)形体与神及神气209
(二)精、气、神212
(三)中枢神经系和五脏221
第三节 古人对周围与中枢神经系关系的认识244
一、经络与中枢神经系的关系244
(一)同列“奇恒”,决非偶然244
(二)头、颅、面、五官和脑、髓248
(三)经络和脑髓255
1.督脉、冲脉和任脉255
(1)督与冲、任256
(2)冲脉与肾间动气262
(3)任脉274
(4)带脉275
2.足太阳膀胱经脉276
3.其他经脉279
二、经络疾病与神经的关系281
(一)《灵枢·经脉》篇经络疾病举例281
(二)痛和不痛,不仁和不用282
(三)古人对经络疾病的认识289
1.认识的积累289
2.认识的深化(例:六经辨证及其他)294
第四章 从现代医学和实验研究看经络300
第一节 周围神经的研究303
一、穴位和神经303
二、经络和神经分布308
(一)传入途径313
三、针刺神经传导的研究313
(二)传出途径314
(三)针刺穴位的神经传导通路315
四、经络的节段性317
五、穴位与血管、淋巴管及肌肉、肌腱的关系324
六、可见的经络现象329
七、化学示踪法的研究330
八、皮肤电现象的研究332
(一)皮肤电位与经络333
(二)皮肤电阻与经络334
(三)皮肤电与神经335
第二节 中枢神经的研究336
一、脊髓水平337
二、脑干水平340
三、丘脑水平341
四、大脑皮质水平342
五、与针刺镇痛有关的神经递质和生物活性物质350
(一)5-羟色胺353
(二)乙酰胆碱353
(三)儿茶酚胺(CA,cAs)354
(四)吗啡样物质与抗吗啡物质354
(五)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和作用因素357
(六)不同递质的相互关系360
第三节 神经-体液的研究362
一、经络和内分泌腺363
(一)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363
(四)脑垂体-甲状腺系统364
(二)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364
(三)迷走神经-胰岛素364
(五)脑垂体-性腺系统365
(六)垂体后叶365
二、经络和免疫反应365
(一)对细胞性免疫的影响366
(二)对体液性免疫的影响367
(三)对细菌性与非细菌性发热的影响368
(四)对炎症的影响369
第四节 针感与经络感传371
一、感传的定义和研究概况371
(一)感传路线375
二、感传特征375
(二)感传性质376
(三)感传速度376
(四)温度对感传的影响377
(五)感传方向和范围378
(六)感传与内脏378
(七)感传的阻滞379
(八)感传与疾病380
三、感传的成因及物质基础382
第五章 经络实质争鸣浅议395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争鸣述略396
一、唐氏说396
二、张氏说401
三、朱氏“肌肉隙缝说”402
四、余氏“血管说”404
五、梁氏“血管说”406
六、沈氏“血管说”及章氏、傅氏说407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争鸣述略412
一、神经说413
二、神经-体液说416
三、血管说及混合说418
四、“经络”说425
(一)循经取穴425
(二)相邻穴位作用不同426
(三)经络学说能指导临床实践427
(四)经络感传428
(五)“经络-内脏-皮质相关说”429
五、第三平衡系统说430
六、功能说435
(一)承氏说435
(二)王氏说437
(三)黄氏说439
七、生物电说440
(一)“电的通路”说440
(二)“电轴”说441
(三)“电磁波”说441
(四)“阻抗”说及其他441
(一)组织空间说452
八、独特传导系统说452
(二)类传导系统说457
(三)较低级的整合机能系统说458
(四)能产生传导“波”的索状或管道系统说459
(五)“波导管说”及其他460
第三节 从控制论探讨经络实质463
一、控制论与人体463
二、控制论与经络465
三、控制论与神经468
四、控制论与经络和神经469
第六章 以经络学说为依据的新诊疗法述评473
一、郭万学《刺激神经疗法》475
第一节 梅花针(七星针)475
二、许 坚《梅花针疗法》478
三、钟梅泉《中国梅花针》479
第二节 注射疗法481
一、朱龙玉《神经注射疗法》481
二、郭同经《穴位注射疗法》484
第三节 耳针486
一、河北省中医研究院《耳针疗法》486
二、南京部队某部《耳针》编写小组《耳针》488
三、王忠、郑礼滨、刘士佩、翟传琪、管遵信、戚淦《耳针》(修订本)496
四、陈巩荪、许瑞征、丁育德《耳针研究》503
盖国才《穴位压痛辨病诊断法》509
第四节 辨病诊断法509
第五节 头针512
一、山西省稷山县人民医院《头针疗法》512
二、焦顺发《头针》514
第六节 腕踝针518
张心曙《腕踝针》518
第七节 神经干刺激疗法524
杨再春、郭少华、徐建乐、张光平《神经干刺激疗法》524
第八节 针刺麻醉532
一、《针刺麻醉》编写小组《针刺麻醉》532
二、翁恩淇、顾培堃主编《针刺麻醉》(修订版)539
结 语551
热门推荐
- 1467491.html
- 3711073.html
- 1294892.html
- 1355053.html
- 3338689.html
- 223566.html
- 3417358.html
- 234185.html
- 2263711.html
- 3849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60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01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40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223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8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894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648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722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758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78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