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客车安全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唐友名,黄红武,周水庭编著 著
- 出版社: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55786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02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316页
- 主题词:客车-安全技术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客车安全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0.1 客车安全事故2
0.2 客车安全法规2
0.3 大客车安全技术3
0.3.1 主动安全性3
0.3.2 被动安全性3
0.4 提高客车安全性的途径4
0.5 客车安全的研究方法4
参考文献5
第一章 客车交通事故6
1.1 概述6
1.1.1 客车交通事故的定义和分类6
1.1.2 客车交通事故的一般特性7
1.1.3 造成交通事故的成因9
1.1.4 2014年的八起客车交通事故案例10
1.2 世界客车交通事故概况13
1.3 我国客车交通事故概况14
1.3.1 我国客车交通事故现状14
1.3.2 我国客车交通事故特点16
参考文献17
第二章 客车安全法规19
2.1 概述19
2.2 国内外主要汽车安全法规简介20
2.2.1 美国联邦机动车安全法规(FMVSS)20
2.2.2 欧洲汽车安全法规21
2.2.3 日本道路运输车辆安全标准21
2.2.4 中国汽车安全法规23
2.2.5 电动汽车安全法规25
2.3 客车安全法规29
2.3.1 我国客车安全标准的现状与要求29
2.3.2 客车正面碰撞安全法规30
2.3.3 客车侧翻碰撞安全法规31
2.3.4 客车顶部压溃法规33
2.3.5 客车安全标准发展趋势34
参考文献35
第三章 客车被动安全技术36
3.1 客车座椅及座椅安全带36
3.1.1 概述36
3.1.2 汽车安全带分类37
3.1.3 安全带组成结构37
3.1.4 三点式安全带的工作原理39
3.1.5 预紧式安全带40
3.2 客车安全气囊系统41
3.2.1 概述41
3.2.2 气囊的分类、组成及工作原理41
3.2.3 安全气囊控制系统的点火控制算法44
3.2.4 客车安全气囊试验方法47
3.3 客车吸能式转向系统48
3.3.1 吸能式转向系统的结构形式49
3.3.2 吸能式转向管柱的设计指导原则51
3.4 客车碰撞吸能装置52
3.4.1 汽车碰撞吸能装置52
3.4.2 客车碰撞吸能结构53
3.5 校车安全技术53
3.5.1 校车安全法规53
3.5.2 校车座椅安全标准及试验方法54
3.5.3 校车儿童约束系统56
3.5.4 带有前向防护装置的校车座椅58
3.6 客车被动安全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60
参考文献62
第四章 客车主动安全技术64
4.1 现有主动安全技术及装备64
4.2 防抱死制动系统及其试验70
4.2.1 防抱死装置(ABS)的基本功能70
4.2.2 防抱死装置(ABS)试验的主要内容70
4.2.3 路面附着系数利用率的测试74
4.2.4 ABS效能与制动稳定性76
4.3 客车爆胎应急安全装置76
4.3.1 轮胎爆胎原因77
4.3.2 客车爆胎后的动力学响应77
4.3.3 客车爆胎应急保险装置80
4.3.4 客车爆胎应急安全装置技术要求81
4.3.5 客车爆胎应急安全装置试验方法81
4.3.6 蒂龙爆胎应急安全装置82
4.4 客车发动机可变气门制动缓速装置(VVEB)83
4.4.1 发动机缓速器制动原理83
4.4.2 发动机缓速器的结构特征84
4.4.3 可变气门排气制动技术86
4.4.4 机械、液压混合控制排气门技术86
4.5 客车辅助制动系统89
4.5.1 发动机缓速器89
4.5.2 发动机排气辅助制动系统90
4.5.3 电涡流缓速器91
4.5.4 液力缓速器93
4.5.5 牵引力电动机缓速器95
4.5.6 空气动力缓速器95
4.6 客车先进辅助驾驶系统(ADAS)95
4.6.1 车辆安全保障技术分类96
4.6.2 大客车驾驶辅助系统97
4.7 客车主动安全技术发展趋势98
参考文献99
第五章 智能安全系统101
5.1 概述101
5.2 主动预紧式安全带101
5.2.1 概述101
5.2.2 预紧式安全带结构102
5.2.3 预紧式安全带预紧装置102
5.2.4 预紧式安全带卷收器结构104
5.3 主被动结合汽车缓冲吸能装置108
5.3.1 理想的前碰撞特性108
5.3.2 方案设计及工作原理109
5.3.3 主被动结合汽车碰撞缓冲吸能装置113
5.3.4 控制系统电路115
5.4 智能安全气囊121
5.4.1 概述121
5.4.2 智能安全气囊系统的主要部件及工作原理121
5.4.3 车外安全气囊123
5.5 城市安全系统124
5.5.1 概述124
5.5.2 工作原理124
5.6 无人驾驶技术125
5.6.1 概述125
5.6.2 工作原理125
5.6.3 结构原理126
参考文献129
第六章 客车碰撞试验与测试技术130
6.1 客车碰撞试验概述130
6.1.1 客车正面碰撞试验130
6.1.2 客车倾翻试验133
6.2 碰撞试验135
6.2.1 乘用车碰撞模拟实验室135
6.2.2 乘用车碰撞试验137
6.2.3 整车碰撞试验140
6.2.4 台车碰撞试验146
6.3 客车摆锤碰撞试验与测试150
6.3.1 摆锤试验台及其试验条件151
6.3.2 三维坐标系的建立与“R”点和“H”点的确定153
6.3.3 正面撞击试验及其安全性的评价155
6.4 客车顶部强度和后围强度试验155
6.4.1 客车顶部静压试验156
6.4.2 后围强度试验158
6.5 客车截段和整车侧翻碰撞试验159
6.5.1 整车侧翻碰撞试验160
6.5.2 截段侧翻碰撞试验163
6.6 碰撞试验评价方法164
6.6.1 碰撞试验用假人164
6.6.2 乘员安全评价169
参考文献170
第七章 运动图像分析技术172
7.1 高速摄像技术172
7.1.1 高速摄像机172
7.1.2 高速摄像机的操作过程174
7.2 碰撞试验中的图像采集176
7.2.1 测点的布置177
7.2.2 图像的采集177
7.2.3 车身变形标识点像平面坐标的判读及校正177
7.3 图像分析与处理技术178
7.4 序列运动图像分析179
7.4.1 图像运动分析法179
7.4.2 图像运动分析法的应用180
7.4.3 数字化序列图像在计算机中的再现180
7.4.4 目标的标识与跟踪180
7.4.5 目标的运动分析181
7.5 序列运动图像分析实例182
参考文献184
第八章 客车碰撞仿真基本理论与建模方法185
8.1 基本力学模型与方程185
8.1.1 概述185
8.1.2 非线性有限元基本理论185
8.1.3 显式有限元软件积分的特点和方法187
8.1.4 单元类型和特性说明187
8.1.5 材料的特性188
8.1.6 接触类型和接触算法189
8.2 汽车碰撞仿真建模和应用189
8.2.1 几何模型的建立190
8.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后处理分析191
8.3 汽车碰撞仿真中常见的优化方法195
8.3.1 基于DOE的优化设计方法195
8.3.2 基于近似模型的优化设计方法195
8.3.3 基于微型遗传算法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197
参考文献198
第九章 客车正面碰撞安全性设计200
9.1 概述200
9.2 客车正面碰撞中乘员的损伤机理和安全性的评价指标202
9.2.1 正面碰撞中乘员的损伤机理202
9.2.2 正面碰撞中乘员安全性的评价指标203
9.3 客车正面碰撞安全性设计的基础203
9.3.1 客车前部结构204
9.3.2 基础结构件的吸能特性207
9.3.3 客车正面碰撞吸能的设计思路215
9.4 客车正面碰撞安全性设计实例220
9.4.1 建立模型220
9.4.2 确定客车正面碰撞的边界条件221
9.4.3 前碰吸能模块的碰撞吸能特性222
9.4.4 前碰吸能模块匹配研究224
参考文献227
第十章 客车侧翻碰撞安全性设计228
10.1 概述228
10.2 客车侧翻碰撞过程中力的传递路径及主要变形229
10.3 客车抗侧翻结构设计231
10.3.1 弯曲刚度231
10.3.2 抗弯截面系数231
10.3.3 抗侧翻车身结构设计231
10.4 客车整车侧翻碰撞仿真分析231
10.4.1 整车侧翻碰撞仿真分析建模流程232
10.4.2 侧翻碰撞仿真分析建模232
10.5 碰撞结果分析与评价246
10.6 LS-DYNA常见的问题汇总246
参考文献249
第十一章 客车—轿车碰撞兼容性设计250
11.1 碰撞兼容性理论与分析方法251
11.2 碰撞兼容性的影响因素253
11.2.1 两车质量比253
11.2.2 汽车刚度255
11.2.3 汽车前端几何特征258
11.3 乘用车—轿车碰撞分析260
1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260
11.3.2 乘用车—轿车侧面碰撞兼容性的影响因素262
11.4 客车—轿车碰撞分析264
11.4.1 国内外研究现状265
11.4.2 客车—轿车正面碰撞兼容性的影响因素266
参考文献267
第十二章 客车轻量化技术268
12.1 汽车轻量化简介268
12.1.1 国内外客车轻量化概况268
12.1.2 客车轻量化的意义269
12.2 客车轻量化评价方法269
12.2.1 客车轻量化与安全的关系269
12.2.2 客车轻量化的评价方法270
12.3 客车轻量化的设计原则271
12.4 客车轻量化设计的主要方法271
12.4.1 客车轻量化结构271
12.4.2 客车轻量化材料272
12.4.3 客车轻量化工艺275
参考文献279
第十三章 新能源客车安全技术280
13.1 新能源客车概述280
13.2 新能源汽车试验相关标准与技术要求282
13.2.1 新能源汽车试验检测相关标准282
13.2.2 新能源汽车试验检测相关技术要求283
13.2.3 新能源汽车发展瓶颈284
13.3 新能源客车安全技术284
13.3.1 新能源客车安全事故284
13.3.2 纯电动客车安全技术286
13.3.3 混合动力客车安全技术291
13.3.4 燃料电池客车安全技术295
参考文献301
热门推荐
- 1223165.html
- 3561953.html
- 708458.html
- 2824497.html
- 1409329.html
- 1020025.html
- 1723781.html
- 1712614.html
- 163881.html
- 38815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965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094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66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12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048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084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751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119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87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80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