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二十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 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二十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 下
  • 刘锡诚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 ISBN:7505995871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996页
  • 文件大小:96MB
  • 文件页数:568页
  • 主题词:民间文学-文学史-中国-20世纪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二十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四节 大西南的民间文学采录455

(一)刘兆吉的《西南采风录》455

(二)光未然和袁家骅的《阿细的先鸡》460

(三)陈国钧的《贵州苗夷歌谣》465

(四)张亚雄的《花儿集》467

第五节 中国民俗学会复会468

(一)当地学人于飞与樊縯468

(二)中国民俗学会的复会471

(三)《风物志集刊》473

(四)顾颉刚与《文史杂志》476

(五)罗香林的《中夏系统中之百越》476

(六)报纸副刊、文艺刊物与民间文学研究477

(七)《说文月刊》的学术贡献477

(八)成都:期刊与研究478

第六节 神话的考古和史学研究480

(一)神话考古与图像研究&常任侠480

(二)三大集团说和古史神话系统&徐旭生484

第七节 闻一多的民间文学研究487

(一)民歌研究:寻找丢失了的真意487

(二)神话研究492

(三)对闻一多神话研究的批评496

第八节 朱自清的歌谣研究497

(一)把歌谣故事纳入现代学术497

(二)歌谣研究500

(三)西南联大与《西南采风录》序506

(四)歌谣与新诗508

(五)与俗文学派的姻缘512

第九节 薛汕与柳州《民风》513

(一)柳州:《民风》双周刊514

(二)重庆:《金沙江上情歌》518

第十节 程憬的神话研究522

(一)遗稿《中国古代神话研究》523

(二)《中国古代神话研究》在神话学史上的地位527

(三)“古史辨”派神话观的延伸529

(四)重建中国神话体系的努力530

(五)《山海经》乃古巫觋之宝典532

(六)谶纬与神话的关系534

第十一节 孙作云的神话研究536

(一)神话研究的历程536

(二)跨学科多元综合研究537

(三)图像神话学的探讨540

(四)训诂考据和图腾主义543

(五)“凿破混沌之功”与“行之太过”547

第十二节 胜利后的北平民间文学界548

(一)《华北日报·俗文学》548

(二)重启歌谣和神话研究549

(三)寥落的民间文学出版物552

第十三节 胜利后的上海民间文学界552

(一)民间文学出版的复苏552

(二)丁英和上海民歌社554

(三)李白英和中国民俗学社557

(四)文艺界对民间文学的关注558

第十四节 香港的民间文艺活动560

(一)钟敬文与方言文学560

(二)收获期的薛汕561

第十五节 解放区的民间文学搜集研究571

(一)柯仲平、林山和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572

(二)周文和陕甘宁边区大众读物社578

(三)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584

(四)晋冀鲁豫和晋绥边区586

(五)东北解放区587

(六)董均伦、钱毅及其他591

(七)改造旧秧歌旧说书595

(八)解放区的民间文学研究597

第十六节 何其芳的民间文学理论与实践599

(一)开设民间文学课编订陕北民歌选599

(二)民间文学观603

(三)民族形式论争与民间文学问题609

第十七节 1937—1949年民间文学运动的特点613

(一)民族精神的体现614

(二)有组织的科学调查615

(三)多学科、多学派、多角度研究615

(四)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被空前强调619

第五章 共和国“十七年”的民间文学搜集研究(1949—1966)621

第一节 群团时代621

(一)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的成立与“文艺研究”范式的确立622

(二)《民间文艺集刊》630

(三)《民间文学》月刊632

(四)民间文学丛书636

第二节 调查采录640

(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家民委系统的搜集采录640

(二)沿海地区诸省市的搜集采录643

(三)西南中南少数民族地区和老区的搜集采录648

(四)英雄史诗及西部地区的搜集采录653

(五)东北三省的搜集采录655

(六)汉族民间叙事诗的新发现656

(七)古文献中民间文学作品的辑录658

第三节 民间文学理论的主导思潮658

(一)阶级斗争格局下的民间文学理论658

(二)民间文学界的几次大讨论663

第四节 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开拓667

(一)理论研究概述667

(二)丁山的古代神话研究675

(三)钟敬文的民间文学研究及“民俗学派”的沉浮677

(四)《中国民间文学史》的出版与对郑振铎俗文学观的批判688

(五)反“主流论”的中坚&何其芳693

(六)对文学史模式的颠覆&毛星708

(七)贾芝的《民间文学论集》713

(八)天鹰的歌谣论著716

(九)神话研究的开拓&孙作云718

第六章 新时期的民间文学理论建设(1976—1999)726

第一节 拨乱反正、正本清源727

(一)给“孟姜女冤案”、《格萨尔》等平反728

(二)对新民歌运动的评价和反思731

(三)对“改旧编新”的批评732

第二节 民间文学的考察与采录733

(一)第一阶段(1978—1983)733

(二)第二阶段(1984—1987)764

(三)第三阶段(1988—1999)783

第三节 重要民间文学成果览胜785

(一)第一届全国民间文学作品评奖(1979—1982)获奖作品785

(二)第二届全国民间文学作品评奖(1983—1988)获奖作品787

(三)《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788

(四)《中华民族故事大系》790

(五)《中国新文艺大系·民间文学集》791

(六)《中国民间故事精品文库》798

(七)《江南十大民间叙事诗》798

(八)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799

(九)蒙古族史诗《江格尔》800

(十)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800

(十一)赫哲族史诗《伊玛堪》801

(十二)贵州民间文学资料801

第四节 故事家和故事村805

(一)故事家805

(二)故事村808

第五节 民间文艺学的学科建设(上)810

(一)学科建设概述810

(二)民间文学概论的建设815

(三)学术会议816

(四)学术期刊的繁荣828

第六节 民间文艺学的学科建设(下)830

(一)对学术史的再认识(上)830

(二)对学术史的再认识(下)837

(三)比较研究839

(四)田野调查与参与观察842

(五)多学科研究848

第七节 神话研究850

(一)典籍神话考释与广义神话论&袁珂850

(二)创世神话研究852

(三)古典神话流变研究860

(四)洪水神话的重构或还原862

(五)新文化史学派868

(六)神话之文学研究874

(七)少数民族神话研究876

(八)神话思维研究880

(九)问题与倾向881

第八节 传说故事研究883

(一)故事学的建构885

(二)传说研究904

第九节 史诗和叙事诗研究927

(一)史诗研究927

(二)民间叙事诗研究946

(三)简短的小结958

附录 百年民间文学理论著作要目索引962

原版跋991

增订本后记99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