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际关系史 17世纪中叶-1945年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绳祖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03611731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579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60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际关系史 17世纪中叶-1945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近代国际关系(十七世纪中叶——一八七一年)3
第一章 十七世纪中叶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欧洲国际关系3
第一节 欧洲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3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与国际关系3
三十年战争前夕的欧洲形势4
三十年战争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7
第二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10
克伦威尔的对外政策10
第一次英荷战争11
利用法西矛盾,干预欧陆政治12
第三节 法国扩张与西欧列国的反法斗争13
比利牛斯和约13
路易十四对“天然疆界”的追求13
奥土战争16
西班牙继承战争与乌得勒支和约17
第四节 北方大战18
俄瑞波土四角关系18
北方大战19
俄国争夺黑海出海口的斗争20
第五节 十八世纪争夺欧洲和殖民地霸权的斗争21
奥地利继承战争21
七年战争22
俄普奥第一次瓜分波兰23
两次俄土战争24
第二章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26
第一节 围绕美国独立战争的国际斗争26
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反英斗争26
法美同盟27
俄国宣布武装中立29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与巴黎和约30
第二节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32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震撼了欧洲32
欧洲国家对法国革命的干涉与法国革命的胜利33
俄普奥第二次瓜分波兰34
第三节 法国对外侵略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35
法国热月逆流时期及督政府时期的国际关系35
第二次反法联盟37
俄普奥第三次瓜分波兰37
第四节 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39
亚眠和约39
莱茵联盟的建立41
提尔西特和约42
大陆封锁政策45
一八一二——一八一四年英美战争47
拿破仑帝国的崩溃48
两次巴黎和约50
第三章 维也纳反动体系和东方问题52
第一节 维也纳会议52
会议的召开52
各国的政策53
波兰—萨克森问题54
最后议定书55
第二节 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57
神圣同盟的组成与四国同盟条约57
亚琛会议58
特洛波—莱巴赫会议59
维罗纳会议61
三十年代神圣同盟的活动62
第三节 神圣同盟干涉拉美各国的企图和门罗宣言64
西葡两国对美洲的殖民统治64
拉美各国的独立运动65
神圣同盟的干涉企图69
门罗宣言71
第四节 东方问题73
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和东方问题73
希腊起义74
俄土战争与亚得里亚那堡和约76
第一次土埃战争77
安吉阿尔—斯凯莱西条约78
第二次土埃战争79
伦敦协定和海峡公约80
第四章 一八四八年欧洲革命到普法战争时期的欧美国际关系82
第一节 一八四八——一八四九年欧洲革命时期的国际关系82
一八四八——一八四九年欧洲革命82
神圣同盟的瓦解85
沙皇俄国是欧洲宪兵86
第二节 克里米亚战争与巴黎和约86
沙皇俄国的扩张野心86
圣地保护权问题87
克里米亚战争89
巴黎和约91
第三节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国际斗争93
美国南北战争93
欧洲国家对美国南北战争的态度95
南北战争后美国的对外政策99
第四节 意大利的统一101
法意接近和对奥战争101
意大利实现民族统一103
第五节 德意志的统一与普法战争103
德国统一前的国内外形势103
普丹战争104
普奥战争和布拉格和约104
普法战争与法兰克福和约106
德意志统一和普法战争的影响110
第五章 一八七○年以前欧洲国家对亚非的侵略和亚非各国反殖民主义的斗争112
第一节 英国吞并印度和印度人民的反抗112
十七世纪中叶的亚洲形势112
英法在印度的争夺和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113
英国对印度的掠夺115
一八五七——一八五九年印度的民族起义117
第二节 荷兰侵占印尼和印尼人民的反抗119
荷兰东印度公司对印尼的侵略和殖民掠夺119
英荷争夺印尼和爪哇民族大起义122
列强争夺外岛领地和荷兰对印尼的殖民统治123
第三节 资本主义列强奴役中国的开始和中华民族的反侵略战争124
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对策124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126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128
太平天国的对外关系130
俄国侵占中国大片领土132
第四节 列强侵略日本和日本国际地位的变化133
日本防止资本主义势力入侵的“锁国政策”133
日本被迫“开国”134
安政条约136
第五节 列强在非洲的侵略活动137
奴隶贸易137
外国资本对埃及的奴役138
法国侵占阿尔及利亚140
列强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侵略活动141
第二编 近代国际关系(一八七一——一九一八年)145
第一章 一八七一年至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欧洲国际关系145
第一节 普法战争后的欧洲局势145
德法关系145
三皇同盟147
一八七五年德法战争危机148
第二节 近东问题和柏林会议150
黑塞哥维那起义150
安德拉西照会和柏林备忘录152
保加利亚起义及塞土战争153
俄土战争和圣斯特法诺和约155
英俄密约158
柏林会议158
第三节 三国同盟的形成159
德奥同盟及其侵略性质159
三皇同盟的恢复161
德奥意三国同盟的建立163
第四节 德国联盟体系的完成和法俄同盟的订立164
保加利亚危机164
三国同盟续约167
两次地中海协定167
再保险条约168
法俄同盟170
英国的“光辉孤立”173
第二章 十九世纪七十——九十年代列强瓜分世界的斗争175
第一节 英俄在中亚的争夺175
英俄对伊朗的侵略175
英俄在中亚的争夺177
第二次英阿战争178
一八八五年英俄在阿富汗的冲突179
俄阿边界的划定180
第二节 列强对中国和东南亚的侵略181
日本对中国台湾的侵略和对琉球的兼并181
英国侵略缅甸183
马嘉理案与烟台条约184
俄国对中国新疆的侵略和伊犁交涉185
法国侵略越南和中国187
中法战争188
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189
三国干涉还辽和列强图谋瓜分中国192
第三节 欧洲列强对非洲的瓜分193
比利时占有刚果河流域193
法国夺取突尼斯195
埃及人民反抗英法共管埃及196
法绍达事件198
九十年代英德争夺南非200
意大利在东非的扩张202
第三章 帝国主义的最终形成 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204
第一节 帝国主义的最终形成204
帝国主义国家的特点204
列强实力对比的变化206
第二节 美西战争和美帝国主义的殖民扩张207
美西战争207
美菲战争和美国侵占菲律宾210
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212
“大棒政策”和“金元外交”213
第三节 英布战争期间的国际关系215
英布战争215
帝国主义国家对太平洋岛屿的争夺217
英德同盟谈判的失败及其影响218
第四节 义和团运动和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军事干涉220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入侵中国220
俄国对中国东北地区的侵略222
辛丑和约224
第五节 英日同盟和日俄战争226
英日同盟226
日俄战争227
朴资茅斯和约229
日俄战争后美日争夺中国的矛盾231
英国对西藏的侵略232
第四章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和战争危机的加深235
第一节 三国协约的形成235
英德矛盾的发展235
一九○四年英法协定236
德国联俄计划的失败238
第一次摩洛哥危机239
一九○七年英俄协定240
军备竞赛与两次海牙和平会议243
第二节 一九○八年波斯尼亚危机244
波斯尼亚问题244
布何劳协定245
围绕奥匈合并波黑两省的斗争246
拉匡尼基协定247
第三节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248
法国在摩洛哥的进一步扩张248
阿加迪尔事件248
德法协定250
第四节 英法海军协定251
英德海军竞赛251
英德海军谈判251
英法海军协定253
第五节 意土战争254
意大利侵入的黎波里254
洛桑和约255
“恰雷科夫的外交行动”256
第六节 巴尔干战争257
巴尔干的局势257
巴尔干同盟258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258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260
第五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国际关系262
第一节 大战的爆发262
大战前夕帝国主义国家矛盾的激化262
萨拉热窝事件263
七月危机265
欧洲战争的开始267
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268
第二节 交战期间的外交271
战争的初期进程与交战国争取盟邦的斗争271
协约国关于战后分割世界领土的秘密协定275
日本参战和奴役中国的“二十一条”277
帝国主义的和平阴谋280
俄国二月革命对战争的影响281
美国参战282
第三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284
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俄国退出战争284
保加利亚、土耳其和奥匈帝国投降285
德国战败和贡比涅停战协定287
大战的总结289
第三编 现代国际关系(一九一七——一九四五年)293
第一章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国际关系的新时代苏联建国初期的对外关系293
第一节 苏维埃俄国反帝、反殖、争取和平的对外政策293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十月革命对国际关系的重大影响293
和平法令296
布列斯特和约298
民族自决原则及其实践301
两次对华宣言和早期的中苏关系303
第二节 苏俄粉碎外国武装干涉 苏联国际地位的提高306
帝国主义支持俄国反革命叛乱306
协约国三次武装进攻的失败308
列宁和平共处政策的提出311
英苏贸易协定312
热那亚会议和拉巴洛条约313
帝国主义孤立苏联计划的失败317
第二章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320
第一节 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的形成320
战后帝国主义的力量对比和争霸计划320
巴黎和会323
凡尔赛和约328
凡尔赛体系的建立331
国际联盟的成立333
第二节 华盛顿会议和华盛顿体系的建立335
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争霸335
华盛顿会议的召开337
四国条约与五国海军条约338
九国公约与中国341
中日《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344
第三章 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民主运动的新形势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348
第一节 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和民族民主运动的地位348
三类国家之间对立和联系的政治格局的形成348
民族解放运动的新地位和新特点349
世界战略中的民族民主运动350
第二节 中国北洋政府的外交与中国人民的反帝革命斗争351
五四反帝爱国运动351
华盛顿会议后列强的对华政策和北京政府的外交352
北伐战争和帝国主义的干涉353
第三节 土耳其的民族民主革命和帝国主义武装干涉的失败356
帝国主义的瓜分政策与色佛尔条约356
土耳其的反帝斗争和苏土关系357
《洛桑和约》与《海峡公约》359
土耳其共和国的对外政策362
第四节 朝鲜、印度和印尼人民的反帝斗争363
朝鲜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三一运动363
印度人民反英斗争的高涨365
印尼一九二六年起义368
第五节 非洲和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发展370
非洲人民反帝独立运动的兴起370
埃及和摩洛哥人民的反帝斗争371
拉美国家同欧美列强关系的演变及其反美斗争373
第四章 一九二四——一九二九年的国际斗争376
第一节 德国赔偿问题和道威斯计划376
鲁尔纠纷376
道威斯计划379
德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81
第二节 安全保证问题和洛迦诺公约381
安全保证问题381
洛迦诺会议和洛迦诺公约385
德国加入国联后的欧洲387
第三节 裁军问题和非战公约389
帝国主义在地中海和太平洋的争夺389
军备竞赛与裁军问题392
白里安—凯洛格公约394
第五章 新的世界战争策源地的形成398
第一节 世界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体系的冲击398
一九二九——一九三三年的经济危机398
贸易战399
货币战403
杨格计划404
洛桑会议406
第二节 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407
日本争霸世界的计划407
经济危机对日本的影响408
九一八事变410
英法纵容侵略者的政策和美国的不承认主义413
李顿调查团报告书 日本退出国联415
第三节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418
经济危机对德国的影响 纳粹党上台执政418
希特勒的侵略和战争政策421
德国退出裁军会议和退出国联423
德国公开废止凡尔赛条约的军事条款424
斯特莱沙阵线和英德海军协定427
德军进驻莱茵非军事区429
第六章 侵略 绥靖 集体安全431
第一节 苏联为集体安全而斗争431
苏联国际威望的提高431
各国人民反对法西斯、保卫和平的斗争433
苏联的集体安全政策434
苏法、苏捷互助条约435
第二节 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期间的国际关系437
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437
世界各国人民声援埃塞俄比亚人民的抗敌斗争440
英法对意大利的纵容441
蒙特勒海峡公约442
第三节 西班牙内战期间的国际斗争444
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444
英法的“不干涉”政策445
各国人民保卫西班牙共和国的斗争447
反共产国际协定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形成449
第四节 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451
睦邻政策451
美苏建交453
美国的中立法454
第五节 西方列强争夺拉丁美洲的斗争456
经济危机与西方列强在拉美争夺的加剧456
德意日在拉美的扩张458
第八届泛美会议460
第七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463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463
日本侵占中国华北部分地区463
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467
第二节 七七事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468
日本军部法西斯体制的建立468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全民抗战469
各国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态度471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国际意义474
第三节 慕尼黑阴谋475
德国吞并奥地利475
苏台德问题和五月危机479
慕尼黑会议和慕尼黑协定481
慕尼黑协定的后果488
第四节 一九三九年的欧洲政治危机490
德意法西斯建立军事同盟490
英法苏谈判492
英德秘密会谈495
苏德谈判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497
波兰危机501
第八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503
第一节 欧战初期各大国的对外政策503
德国进攻波兰 欧战爆发503
英法对德宣而不战505
美国一九三九年中立法和第一届美洲国家外长会议506
苏德边界友好条约与苏芬和约508
第二节 法国败降与各大国政策的变化510
德国席卷西欧 意大利参战510
英国联合内阁的抗德政策513
第二届美洲国家外长会议 美国的租借法516
苏联完成“东方战线” 苏德柏林谈判518
苏日中立条约520
第三节 苏德战争爆发后的国际新格局521
德国进攻苏联521
英苏联合行动协定 霍普金斯访苏523
大西洋宪章 苏美英莫斯科会谈525
第四节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的国际关系528
德日意三国同盟条约528
东方慕尼黑阴谋的酝酿529
日美矛盾的加剧531
日美谈判的最后阶段534
珍珠港事变 太平洋战争爆发536
第五节 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538
中国共产党为加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而斗争538
联合国家宣言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539
各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高涨540
第九章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543
第一节 大战转折时期反法西斯各国的合作与矛盾543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国际影响543
第二战场问题544
美英在北非登陆 卡萨布兰卡会议546
开罗会议548
德黑兰会议550
诺曼底登陆和第二战场的开辟552
中美联合作战553
第二节 美苏英关于战后世界蓝图的外交折冲555
布雷顿森林会议和敦巴顿橡树园会议555
雅尔塔会议557
意大利败降562
德国败降563
旧金山会议和联合国的成立564
波茨坦会议567
第三节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571
苏联对日宣战和美国投掷原子弹571
中国和亚洲其他各国人民的大反攻572
日本败降575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576
热门推荐
- 543281.html
- 3291825.html
- 3049030.html
- 1314124.html
- 1094432.html
- 3479877.html
- 1025045.html
- 3301363.html
- 204250.html
- 8900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532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16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17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09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356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598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310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07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846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60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