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
  • 胡志刚主编;郑柳萍,林红,陈燕等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20381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65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381页
  • 主题词:化学教学-教学研究-高等师范院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篇3

第一章 导论3

第一节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的体系概述3

第二节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的价值与目标3

一、课程性质5

二、价值体现6

三、学科特点6

四、课程目标7

第三节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形成与发展9

一、萌芽期(1865~1931年)9

二、形成期(1932~1948年)10

三、学习期(1949~1956年)10

四、稳定期(1957~1977年)11

五、发展期(1978年至今)11

第四节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方法19

一、重视化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学习19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19

三、学会分析教学案例20

四、学会进行化学教育研究20

理论篇25

第二章 当代化学课程25

第一节 当代化学课程观25

一、化学课程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25

二、两大课程观的分歧和融合26

第二节 几种新课程模式27

一、STS27

二、综合理科30

三、网络课程31

第三节 我国现行化学课程标准32

一、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32

二、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34

三、化学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39

第四节 高中化学课程教学建议41

一、贴近生活实际,整体安排教学41

二、重视科学探究,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42

三、切实重视化学实验教学43

四、明确课程目标,把握教学难度43

第五节 高中化学教科书编写特点43

一、全面落实化学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43

二、保证基础性、突出时代性、体现选择性44

三、为科学探究创设良好情境素材44

四、加强化学与科学、社会的密切联系44

五、设置丰富栏目,体现教材实用性44

六、高中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45

第六节 化学课程评价48

一、化学课程评价的取向48

二、化学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49

第七节 国外化学课程的改革50

一、美国高中化学课程改革50

二、英国高中化学课程改革50

三、化学课程改革的趋势探析51

第三章 化学学习论54

第一节 化学学习的基本理论54

一、我国化学学习的基本理论54

二、近现代学习理论与化学学习58

三、国外的学习理论与化学学习68

第二节 化学学习的分类83

一、学习的类型83

二、化学学习的类型83

第三节 化学学习的迁移86

一、学习迁移的界定及其分类86

二、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88

三、学习迁移在中学化学教与学中的地位89

四、迁移的基本过程89

五、影响迁移的基本因素90

六、教学中如何促进迁移91

第四节 化学学习方式91

一、探究学习91

二、自主学习93

三、合作学习94

第五节 化学学习策略及其实施96

一、化学学习策略概述96

二、事实性知识学习策略97

三、理论性知识学习策略99

四、技能性知识学习策略100

五、情意类内容的养成策略103

六、化学问题解决策略105

第四章 化学教学中的科学逻辑方法110

第一节 比较111

一、比较的定义111

二、比较的种类111

三、比较在中学化学教与学中的几种作用形式112

四、比较在中学化学教与学中的应用实例112

五、培养学生比较能力的途径、方法和注意事项113

第二节 分类法与类比法114

一、分类法114

二、类比法116

第三节 归纳法与演绎法118

一、归纳法118

二、演绎法121

第四节 分析与综合124

一、分析124

二、综合126

三、分析与综合的关系127

第五节 假说127

一、假说的含义及特征127

二、假说的类型及发展128

三、假说的结构及其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129

四、运用假说进行化学教学带给我们的启示130

第六节 认识论131

一、认识论的定义131

二、认识论的基本结构131

三、认识论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132

四、采用“科学逻辑方法”培养学生能力的基本过程133

第七节 抽象与具体133

一、抽象与具体在化学教学中的意义133

二、从具体到抽象的化学教学134

三、从抽象到具体的化学教学134

四、抽象与具体的相互转化在新课改中的应用135

教师篇141

第五章 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141

第一节 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概述141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142

二、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结构142

三、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145

第二节 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148

一、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灵魂——先进的教育理念148

二、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崇高的教育理想151

三、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翅膀——教育教学研究152

四、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推力——教学反思152

第三节 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154

一、化学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特点154

二、化学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工作内容及误区155

三、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新形式157

第六章 化学教育研究163

第一节 化学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164

一、确定课题165

二、查阅文献165

三、确定研究对象167

四、确定研究方法167

五、制订研究计划167

六、实施研究计划167

七、整理结果,得出结论168

八、撰写研究报告168

第二节 化学教师常用的教育科研方法169

一、教育行动研究169

二、化学教育调查研究171

三、化学教育实验研究173

第三节 校本教研174

一、什么是校本教研174

二、校本教研的特点175

三、校本教研的实践方式175

四、怎么做校本教学研究176

技能篇181

第七章 化学教学技能训练——微格教学181

第一节 微格教学概述182

一、化学教师的智能结构182

二、什么是微格教学182

三、微格教学的特点与作用182

四、微格教学的组织形式与要求183

第二节 教学语言技能185

一、什么是教学语言技能185

二、教学语言技能的构成要素185

三、教学语言技能的应用要点186

四、教学语言技能评价186

第三节 导入技能187

一、什么是导入技能187

二、导入技能的构成要素187

三、导入技能的类型188

四、导入技能的应用要点190

五、导入技能的要求190

六、导入技能评价191

第四节 变化技能191

一、什么是变化技能191

二、变化技能的类型192

三、变化技能的构成要素193

四、变化技能的应用要点与要求194

五、变化技能评价194

第五节 提问技能195

一、什么是提问技能195

二、提问技能的构成要素195

三、提问技能的类型196

四、提问技能的应用要点197

五、提问技能的评价197

第六节 演示技能198

一、什么是演示技能198

二、演示技能的构成要素198

三、演示技能的类型199

四、演示技能的应用要点201

五、演示技能的评价201

第七节 板书技能202

一、什么是板书技能202

二、板书技能的构成要素202

三、化学板书技能的应用要点204

四、化学板书技能的类型204

五、化学板书技能的评价207

第八节 结课技能207

一、什么是结课技能208

二、结课技能的构成要素208

三、结课技能的应用要点209

四、结课技能的类型209

五、结课技能评价211

第九节 说课技能212

一、什么是说课212

二、说课的特点和作用212

三、说课的类型213

四、说课的内容214

五、说课的基本原则215

六、说课的注意事项216

七、说课的评价217

第十节 评课技能218

一、什么是评课218

二、评课的类型218

三、评课的内容和要求220

四、评课技能的评价222

第八章 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224

第一节 化学教育信息化概述224

一、化学教育信息化的概念225

二、化学教育信息化的意义225

三、我国化学教育信息化的历程与展望227

第二节 化学教学中的信息技术228

一、化学教育资源的开发228

二、化学教育资源的获取234

三、交互式电子白板简介237

第三节 化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240

一、多媒体课件概述241

二、多媒体课件的系统设计242

三、多媒体课件的制作245

四、Authorware——多媒体课件编著工具247

实践篇255

第九章 化学教学设计255

第一节 化学教学设计的含义255

一、教学设计的含义和层次255

二、化学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256

三、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258

第二节 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259

一、教学内容分析259

二、教学对象的分析261

三、教学目标的制订262

四、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情境的设计262

五、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的设计262

六、学习活动的评价设计263

七、教学反思263

第三节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教学263

一、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263

二、化学新课程中概念、理论知识的编排特点263

三、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的一般原则和方法264

四、化学基本理论教学的方法269

第四节 物质知识的教学273

一、物质知识教学的意义273

二、物质知识教学的一般方法274

第五节 化学复习课教学279

一、复习的作用279

二、复习的类型279

三、搞好复习必须处理好的几种关系279

四、复习的实施281

五、化学复习教学的优化282

第十章 化学教学测量与评价285

第一节 化学教学测量与评价的类型285

一、诊断性、形成性及总结性评价286

二、个人发展参照、目标参照和常模参照评价286

三、档案袋评价287

四、表现性评价288

第二节 化学考试命题290

一、化学试题题型及编制要领290

二、命题计划的制订293

三、命题与组卷295

第三节 考试分数的初步整理296

一、统计表与统计图296

二、考试分数的进一步整理——特征量法298

三、相关统计300

第四节 考试质量分析302

一、试题的效度与信度302

二、试题的难度与区分度304

三、化学试卷的分析306

第十一章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309

第一节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309

一、中学化学实验的特点和一般要求309

二、演示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310

三、学生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312

第二节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315

实验一 酒精喷灯的使用与玻璃管的加工315

实验二 常用仪器的规范操作练习319

实验三 氢气的制备与性质323

实验四 氧气的制备与性质327

实验五 氯气与氢气的光化学反应研究330

实验六 乙醛的制备与性质333

实验七 乙醇结构式的测定337

实验八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339

实验九 电化学实验研究——电离、电解(电解水实验的研究)342

实验十 乙酸乙酯的合成346

实验十一 趣味实验——氨气的喷泉实验348

实验十二 化学投影实验研究——水平投影、垂直投影、局部投影350

实验十三 利用手持技术研究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及乙酸的电离度353

实验十四 利用手持技术研究酸碱中和滴定355

实验十五 元素化合物性质实验研究——氨催化氧化制硝酸357

参考文献3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