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活心理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美)卢 格(Lugo,J.O.),(美)赫尔希(Hershey,G.L.)著;陈德民等译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7207001290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590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61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活心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篇 有效行为理解1
第一章 健康的人格和心理学理论3
学习方法提示3
前言4
学生的观点4
为什么这是重要的?5
基本理论和研究6
健康人的几种类型6
胜任型人7
自我实现型人9
机能充分发挥型人19
理性道德型人21
获得健康人格的一些途径24
健康人格的整体观28
基本心理学理论29
人本主义说30
行为主义说32
精神分析说36
正在形成的心理学观点38
理论的整体综合45
与自己生活48
应用48
与他人一起生活49
生活于社会中54
第二章 学习的有效理论和技巧58
学习方法提示58
前言58
学生的观点59
为什么这是重要的?60
学习的主观原理61
自我与学习61
基本理论和研究61
经历与学习63
智力、遗传与学习64
不同类型的智力与学习66
动机与学习70
情绪与学习72
学习的客观原理74
一般学习曲线和个别学习曲线75
潜伏学习78
遗忘与记忆79
基本学习过程87
强化、惩罚与强化顺序95
概括与辨别100
消退101
模式102
行为塑造104
特殊的学习技巧105
应用109
与自己生活109
与他人一起生活109
生活于社会中113
母亲情绪116
学习方法提示118
第三章 思维的有效理论和技巧118
前言119
学生的观点119
为什么这是重要的?120
基本理论和研究121
思维理论121
行为模式122
认知模式124
精神分析模式126
思维的主观原理128
自我与思维128
动机与思维129
人格与思维130
情绪与思维130
思维的客观原理131
科学方法132
长期计划137
怎样发展创造性思维?143
创造性思维143
大脑两半球的并用147
应用149
与自己生活149
与他人一起生活152
生活于社会中154
第二篇 人类行为发展理解157
第四章 婴儿期、儿童期和青春期160
学习方法提示:160
前言161
学生的观点161
为什么这是重要的?161
基本理论和研究162
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162
遗传163
环境164
自我概念168
胎儿期169
出生缺陷170
遗传咨询170
营养173
胎儿期发育176
婴儿期(出生~2岁)179
出生179
爱的巨大力量179
学习18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184
感觉运动阶段187
运动、语言与智力发展189
基本信任191
儿童前期(3~7岁)193
前运算期193
游戏、模仿与自居等同197
语言发展199
学前教育201
具体运算期203
儿童后期(6~12岁)203
思维如何影响学习205
单侧化和性别差异207
健康的父(母)子关系208
青春期(13~17岁)210
形式运算期211
同一性获得213
应用216
与自己生活216
与他人一起生活218
生活于社会中224
第五章 成年期、衰老和死亡227
学习方法提示227
前言228
学生的观点228
为什么这是重要的?229
基本理论和研究229
青年期229
成熟趋势230
成年早期和中期233
生物成熟235
认知成熟236
社会成熟238
老年期245
对衰老的准备247
衰老过程248
临死和死亡254
丧亲过程255
死亡过程256
应用257
与自己生活257
生活于社会中258
与他人一起生活258
第六章 动机理解261
学习方法提示261
前言262
学生的观点262
为什么这是重要的?263
基本理论和研究264
宗教和哲学观点264
宿命论264
犹太教和基督教265
利己主义266
理性主义267
利他主义267
享乐主义268
心理学观点269
行为模式270
精神分析模式275
人本主义模式280
动机原则286
许多动机是习得的286
动机可能改变287
动机的潜在统一290
动机发生于体内和体外290
应用294
与自己生活294
与他人一起生活297
生活于社会中299
第七章 情绪理解301
学习方法提示301
前言302
学生的观点302
为什么这是重要的?303
情绪发展的诸阶段304
情绪的发展304
基本理论和研究304
情绪和学习306
情绪的积极和消极方面306
情绪的积极作用307
发展积极情绪的方法311
为什么我们往往否认自己的情绪313
往往产生消极效果的情绪316
应付消极情绪的方法321
情绪控制、推理和生物反馈323
生物反馈323
情绪的综合原则325
应用329
与自己生活329
与他人一起生活332
生活于社会中334
第八章 知觉理解338
学习方法提示338
前言339
学生的观点339
为什么这是重要的?341
近外感受器342
内感受器342
知觉发展342
基本理论和研究342
远外感受器345
感觉迁移347
知觉的客观因素348
运动348
视觉组织348
视觉归类349
物体常性350
失真知觉351
自我概念和知觉354
知觉的主观因素354
经历和知觉356
智力和知觉357
动机和知觉358
情绪和知觉359
知觉综合360
知觉综合原则361
人格与知觉364
应用366
与自己生活366
与他人一起生活367
生活于社会中368
第三篇 人类行为动力理解371
第九章 人格理解373
学习方法提示373
前言374
学生的观点375
为什么这是重要的?375
基本理论和研究376
人格描述的层次376
人格形成的生物因素379
研究人格形成的决定因素379
人格形成的社会——环境因素380
人格理论382
自我概念人格理论383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人格理论385
人格特性方法391
人格学习理论方法393
正出现的超个人人格方法396
描述和研究人格的其他方法399
“权威型”人格399
“传统型”、“内省型”和“他向型”人格402
道德特性和人格406
人格发展的综合原则415
应用417
与自己生活417
与他人一起生活418
生活于社会中421
第十章 正常人格问题的解决423
学习方法提示:423
前言424
学生的观点425
为什么这是重要的?426
心理因素427
基本理论和研究427
刺激的适应和克服427
生物因素428
社会因素430
对付刺激的战略431
冲突434
冲突是习得的435
目标梯度435
接近——接近冲突435
接近——回避冲突436
回避——回避冲突436
未解决冲突的后果437
刺激和冲突后果的防御438
现实型防御机制438
言语型防御439
行动型防御440
情绪型防御442
应用447
与自己生活447
与他人一起生活449
生活于社会中450
第十一章 非健康人格理解455
学习方法提示455
前言456
学生的观点456
为什么这是重要的?458
个人顺应459
数据常模459
哪种标准最好?459
判断非健康人格的标准459
基本理论和研究459
人格代偿失调三阶段462
自我防御机制462
自我防御与现实型防御的区别466
神经机能病防御系统468
神经机能病行为的一般迹象469
精神神经机能病471
性格障碍480
境遇性暂时神经机能病490
精神生理障碍(心身医学)494
精神病防御系统496
机能精神病497
是否出现了新的非健康人格?502
应用503
与自己生活503
与他人一起生活504
生活于社会中505
第十二章 非健康人格的诊断、治疗和预防508
学习方法提示508
前言509
基本理论和研究510
谁能帮助我们改善行为?510
为什么这是重要的?510
学生的观点510
我们到哪儿去寻求帮助?512
精神卫生工作者是怎样进行诊断的?514
整体方法514
心理测验518
人格障碍治疗522
三大精神疗法525
精神分析疗法525
行为主义疗法529
人本主义疗法537
精神疗法在变化吗?可以结合使用吗?542
治疗有作用吗?544
应用545
与自己生活545
与他人一起生活547
生活于社会中548
第四篇 亲社会行为和未来学理解552
第十三章 亲社会心理学和未来学556
学习方法提示556
前言557
为什么这是重要的?558
学生的观点558
基本理论和研究559
技术变化559
实现差距560
探索消除实现差距的方法561
整体性脑功能561
人的社会化561
社会关心563
道德成熟563
利他主义564
精神分析方法565
亲社会行为理论565
学习认知方法567
人本主义方法568
通过教育缩小实现差距571
改进未来教育的质量571
通过人类潜力消除实现差距576
社会潜力576
生理潜力580
应用581
与自己生活582
与他人一起生活587
生活于社会中588
热门推荐
- 661377.html
- 1172389.html
- 2663955.html
- 3699011.html
- 901327.html
- 1517941.html
- 955327.html
- 574724.html
- 1806422.html
- 22976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990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103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771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597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367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931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92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42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286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93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