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农具发展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周昕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3137663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988页
- 文件大小:172MB
- 文件页数:1007页
- 主题词:农具-发展史-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农具发展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论1
第一章 中国农具的起源12
第一节 农具起源前的原始人类及其使用的工具12
第二节 农具起源及其时代背景15
一、黄河流域农具起源概述15
二、长江流域农具起源概述16
三、北方农具起源概述18
四、南方农具起源概述18
五、综述19
第三节 原始农具斧、锛、凿21
一、斧21
二、锛(斤)29
三、凿34
第四节 大田作业农具——耒、耜、耒耜及铲、锹35
一、耒35
二、耜40
三、耒耜46
四、铲48
五、锹52
第五节 镢()锄类农具55
一、镢()55
二、锄57
三、鹤嘴锄61
第六节 原始农业时代的收割农具64
一、铚64
二、鋻71
三、镰72
第七节 原始农业时代的谷物加工农具——石磨盘、石磨棒76
一、各地出土新石器时代石磨盘、石磨棒概略统计76
二、新石器时代的石磨盘、棒举例81
三、石磨盘、石磨棒观察与分析88
第八节 原始农业时代的谷物加工农具——杵臼及其他92
一、杵、臼92
二、椎(棰)99
三、陶制研磨器100
四、一件少见的双区石磨盘101
五、两个相关问题101
第九节 石三角形器102
一、关于判定犁的标准102
二、各地所见石三角形器103
三、初步结论及相关认识113
第十节 灌溉农具115
第十一节 石器时代的非石质农具117
一、石器时代的木质农具118
二、石器时代的骨质农具127
三、石器时代的蚌制农具132
第一节 概述135
一、夏商西周时代的社会概貌135
第二章 中国农具的初步发展135
二、夏商西周时代的农业发展概述138
三、夏商西周时代农具发展特点概述141
第二节 夏商西周时代铜质农具及其历史地位143
一、关于“夏商西周时代大量使用青铜农具”的观点144
二、关于“夏商西周时代没有大量使用青铜农具”的观点146
三、两种观点综评151
第三节 斧、锛、凿及其属性的变化154
一、夏商西周时代的斧、锛、凿文物155
二、斧、锛、凿形体及属性的变化160
第四节 耒字和它的甲骨文及相关问题163
一、关于“耒”的甲骨文163
二、夏商西周时代的耒耜170
第五节 “耦”及“耦”的含义173
一、“耦”所表示的农具173
二、“耦”所表示的耕作方式175
三、怎样理解《诗经》中的“千耦其耘”176
四、历代及当代“耦耕”遗迹178
五、关于“耦犁”的一点补充181
第六节 农具“钱”182
一、“钱”字的来龙去脉182
二、夏商西周时代的农具“铲(钱)”183
第七节 镢锄类农具192
一、镢锄192
二、镈耨196
第八节 收割农具铚、镰和艾198
一、非金属铚、镰198
二、金属铚、镰202
三、“艾”是镰的一种形式204
第九节 锸206
第十节 耰、耞等谷物加工农具211
一、耰211
二、耞212
三、杵臼及石磨盘、石磨棒213
四、几个相关问题216
第十一节 夏商西周时代的灌溉农具218
第一节 概述220
一、春秋战国社会概貌220
第三章 中国农具的快速发展220
二、春秋战国经济文化略述222
三、春秋战国时代农业基本状况223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代的铁制农具226
一、冶铁业及铁制农具226
二、铁制农具出土遗址略计234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代的铜制工具238
一、春秋战国时代的青铜技术及青铜农具238
二、铜铁农具的传承241
三、套刃243
第四节 锸及锸的出土文物兼及锄245
一、锸246
二、部分锸的典型文物246
三、锸的金属套刃247
四、关于锸的别名255
五、两件与锸有关的文物255
六、六角形板锄256
七、几件特殊的锄、锸类农具257
一、青铜镢259
第五节 镢()及镢的出土文物259
二、铁镢261
三、几种特殊的镢264
四、多齿镢266
一、铜铲、铁铲出土文物267
第六节 铲的出土文物述例267
二、铜铲基本特征270
三、春秋战国时代金属铲选例统计272
一、篦纹形青铜铚、镰273
第七节 铚、镰及其出土文物273
二、光刃青铜铚、镰278
三、铁铚、铁镰279
四、尚可见到石、蚌制镰、铚280
一、“青铜耨”出土实物简介282
第八节 “青铜耨”应定名为“推镰”282
二、“青铜耨”的装柄与使用方法284
三、“青铜耨”是借鉴篦纹形青铜镰的一种特殊镰刀286
四、推镰(“青铜耨”)为什么没有得到流传和推广287
五、没有銎的此类器物也是推镰288
七、关于定名289
六、独具地方特色的吴越农具289
一、耕犁与犁耕是学术界一大课题290
第九节 耕犁与犁耕290
二、牛耕问题292
三、从出土文物看耕犁与犁耕296
一、春秋战国时代的谷物加工农具300
第十节 谷物加工农具及石转磨的发明300
四、认识300
二、石转磨的发明301
一、桔槔的发明304
第十一节 桔槔的发明及其他304
二、桔槔与井群306
三、木制农具307
四、农具模型308
一、秦汉时代的社会概貌310
第一节 概述310
第四章 中国农具基础的奠定310
二、秦汉时代经济文化略述313
三、秦汉时代的农业概览315
一、秦汉时代农具发展的基本面貌318
第二节 秦汉时代的农具总说318
二、秦汉时代农具快速发展的宏观原因319
三、秦汉时代农具发展的一个侧影320
一、秦汉时代的犁铧和犁壁321
第三节 犁铧和犁壁及其出土文物321
二、犁壁的发明330
三、一套少见的铜犁铧、铜犁壁331
一、汉画像石中的犁333
第四节 汉画像石、壁画和模型中的犁333
二、壁画中的犁339
三、模型中的犁341
四、图像资料分析344
一、影响耕犁与犁耕发展的诸多因素345
第五节 秦汉时代的耕犁与犁耕345
二、秦汉时代耕犁的结构型式350
一、秦汉时代的耧车351
第六节 耧车及其他播种农具351
二、秦汉时代的其他播种农具354
一、耢355
第七节 秦汉时代发明的几种大田作业农具355
二、磟碡可能是秦汉时代发明的356
三、镰357
一、广泛应用的石转磨359
第八节 秦汉时代的石转磨359
二、石转磨分类统计概览367
三、石转磨分析372
四、粮食品种和食物结构对石转磨的影响373
五、两个相关问题375
一、砻376
第九节 秦汉时代的其他谷物加工农具376
二、碓377
四、汉代的其他谷物加工农具384
三、碾384
五、清选农具389
一、秦汉时代没有发明用于灌溉的手摇式辘轳391
第十节 滑轮式辘轳及其他灌溉农具391
二、桔槔仍是重要灌溉农具396
四、“渴乌”就是虹吸管398
三、翻车398
第十一节 汉代的水井及相应灌溉农具399
一、汉代出土的大批水井模型400
三、思考408
二、汉代的水井文物408
四、关于“坎儿井”409
一、关于锸的“图”及“像”410
第十二节 秦汉时代继续使用的主要大田作业农具——锸410
二、锸(套刃)的出土实物概览416
三、铁锸套刃出土实物举例417
四、木牍《东阳农具志》及一些汉代竹简中的锸、锄419
一、镢422
第十三节 秦汉时代继续使用的大田作业主要农具——镢、锄及铲422
二、锄426
三、汉画像石上的锄、镢430
四、铲433
一、秦汉时代镰、铚出土区域记略436
第十四节 收割农具436
二、秦汉时代镰、铚出土文物举例437
三、镰、铚的其他文物438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概貌440
第一节 概述440
第五章 传统农具基础的巩固与扩展440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文化略述442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概览443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农具总述448
一、犁449
第二节 《齐民要术》中提到的农具449
二、杷450
四、耢452
三、铁齿?452
七、锄453
六、挞和批契453
五、耰453
十、朳455
九、锹455
八、铲455
十一、?456
十五、磟碡457
十四、耧车457
十二、锋457
十三、镰刀457
一、谷物加工农具458
第三节 《齐民要术》中提到的其他农具458
三、播种农具460
二、排灌农具460
四、与农副业有关的工具和器具461
一、犁田图像462
第四节 图像资料中的农具462
二、耙田图像473
三、耱田图像475
四、图像中的其他农具477
五、图像中牵拉农具的牵引方式482
一、耧车发明过程概述484
第五节 耧车的发明484
二、“耧车”的名称试析486
三、古文献中与“耧车”密切关联的几段文字分析488
四、汉画像石中的“犁耕图”像再认识490
五、青铜耧播立体饰造型为耧车演变过程提供了依据491
第六节 磟碡的发展与演进494
七、关于单足耧为什么比三足耧车出现晚的问题494
六、结论494
一、磟碡的产生年代495
二、磟碡的尺寸与结构497
三、磟碡名称的由来499
四、《耕织图》中之磟碡500
五、传统磟碡的延续与发展501
六、归纳综述506
一、诸家对“锋”字的解释507
第七节 “锋”是什么样的农具507
二、《齐民要术》中的“锋”字及分析508
三、《王祯农书》对“锋”的解释510
五、“锋”的出土文物511
四、其他古文献中的“锋”字511
六、初步认识512
一、对“耩”字的解释513
第八节 “耩”是不是农具513
二、对“耩”字的分析514
三、认识517
一、碾、磨519
第九节 谷物加工农具519
二、水碓520
三、水碓磨、水碓碾、连机碓521
四、畜力谷物加工机械522
五、谷物加工机械的出土文物523
六、“磨车”和“舂车”528
一、挞和批契529
第十节 挞和批契及其他529
二、耖532
三、农作模型534
四、水井模型及灌溉农具537
五、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土的各类农具文物541
一、隋唐五代的社会概貌542
第一节 概述542
第六章 传统农具发展格局基本完成542
二、隋唐五代的经济文化略述544
三、隋唐五代的农业概述546
第二节 曲辕犁和《耒耜经》548
一、《耒耜经》简介549
二、正确认识《耒耜经》是正确认识曲辕犁的基础550
三、陆龟蒙写农具的家庭及社会背景557
一、结构与功能559
第三节 《耒耜经》所述曲辕犁的结构、功能及特点559
二、《耒耜经》所记曲辕犁深浅调节机构的文字及结构分析568
三、曲辕犁深浅调节机构原理分析569
四、犁辕曲直的变迁570
第四节 壁画中的耕犁及其他农具573
一、犁耕图举例略述574
二、犁耕图分析584
三、《南诏画卷》中的犁耕图586
四、壁画中的其他农具588
五、李寿墓中的耧播图589
六、壁画中的宋代农具590
一、《耒耜经》中除犁之外的农具593
第五节 诗文中的农具593
二、机汲594
三、筒车596
四、井车598
五、龙骨车599
一、“子日手辛锄”的历史背景602
第六节 子日手辛锄602
二、“子日手辛锄”的结构603
三、“子日手辛锄”的功能分析604
四、与“子日手辛锄”有关的题外话605
一、敦煌地区有关石转磨的文物资料610
第七节 谷物加工农具及其他610
二、谷物加工农具的其他资料611
三、部分其他农具文物614
一、宋元时期社会概貌616
第一节 概述616
第七章 中国传统农具的承前启后616
二、宋元时期经济文化略述618
三、宋元时期农业概观620
第二节 《耕织图》与其中的农具622
一、楼璹《耕织图》是怎样的作品623
二、楼璹《耕织图》及《诗》所表现的农具630
三、楼璹《耕织图》的时代背景及社会价值632
第三节 正确认识秧马634
二、正确解释《秧马歌》635
一、秧马是农业生产劳动中使用的辅助器具635
三、关于秧马的历史资料636
四、近代著作中关于秧马的论述639
五、近期发表的有关“秧马”的专题文章及主要论点642
六、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秧马644
七、分析与讨论645
一、《王祯农书》是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651
第四节 《王祯农书》和农具651
二、《王祯农书》的基本面貌652
三、《农器图谱》的基本内容653
四、《王祯农书》的版本655
五、王祯其人658
六、王祯的农学思想660
第五节 整地农具综述(上)661
一、耒耜662
二、犁663
三、耙670
四、耖671
五、耢673
七、磟碡674
六、耰674
八、锸675
九、铲676
十、?677
十一、锨678
二、铁搭(多齿镢)680
一、镢()680
第六节 整地农具综述(下)680
三、镈、耨、锄682
四、耰鉏683
五、镫锄684
六、耧锄685
九、田荡686
八、耘爪686
七、耘荡686
十一、刮板687
十、平板687
十三、杷688
十二、扒688
十四、牛轭(曲轭)690
十五、耕槃691
十六、?刀692
十八、长镵与踏犁693
十七、锋693
一、耧车696
第七节 播种农具综述696
二、瓠种698
五、劐700
四、挞700
三、吨车700
七、秧马701
六、批契、耧犁、耒耜及耒701
八、种箪702
二、桔槔704
一、瓮、缶、罐704
第八节 排灌农具综述704
三、辘轳706
四、戽斗707
五、翻车709
六、水转翻车(水转龙骨车)710
八、筒车712
七、牛转翻车712
九、卫转筒车713
十、高转筒车715
十三、渴乌、连筒和架槽716
十二、井车716
十一、刮车716
第九节 收割农具综述717
三、镰、718
二、艾718
一、铚718
五、?刀719
四、鋻刀(粟鋻)719
六、720
七、推镰721
八、麦钐、麦绰、麦笼723
十二、搭爪、禾钩、禾担725
十一、叉725
九、捃刀725
十、拖杷、杷、扒、平板、刮板725
十三、笐、乔杆726
十五、、?、?、?、耙、杷、钯、捌、朳、扒、?、爬的综合分析727
十四、铡(?)刀727
一、杵臼735
第十节 场上脱粒晾晒清选及谷物加工农具综述735
二、碓737
三、缸碓738
五、水力连机碓739
四、槽碓739
六、磨(石转磨)741
八、水磨743
七、连磨743
十、砻745
九、水转连磨745
十二、碾747
十一、水砻747
十三、水轮三事748
十四、水击面罗749
十六、筛谷箉750
十五、脚踏罗750
十七、扬篮及扬杴751
十九、箕752
十八、扬扇752
二十三、石磨盘、石磨棒、木椎、木杖、掼稻簟、脱粒床、脱粒桶、连枷、磟碡754
二十二、晒盘754
二十、帚(扫帚)754
二十一、籭754
一、农用车755
第十一节 农用运输工具综述755
二、农用船757
三、认识758
一、明清时期的社会概貌761
第一节 概述761
第八章 中国农具发展的停滞761
二、时清时期经济文化概述763
三、明清时期农业概观764
一、概述765
第二节 明清时期传统农学的大总结765
二、详述767
三、源远流长的耕读文化773
第三节 《天工开物》中涉及的农具774
第四节 《农政全书》中涉及的农具780
一、“水利”部分涉及的农具780
二、“农器”部分涉及的农具782
第五节 《授时通考》中涉及的农具785
一、《功作·垦耕》卷三十二涉及的农具785
二、《功作·耙耢》卷三十三涉及的农具786
三、《功作·播种》卷三十四涉及的农具786
四、《功作·淤荫》卷三十五涉及的农具788
五、《功作·耘耔》卷三十六涉及的农具788
六、《功作·灌溉》卷三十七涉及的农具789
九、《攻作·攻治》卷四十涉及的农具790
七、《功作·泰西水法》卷三十八涉及的农具790
八、《功作·收获》卷三十九涉及的农具790
十、《功作·牧事》卷四十一涉及的农具792
第六节 《农具记》所涉及的农具793
一、《农具记》原文及注释793
二、《农具记》评说796
三、《农具记》作者简介798
第七节 《新制诸器图说》及《远西奇器图说》中涉及的农具及相关问题799
一、《新制诸器图说》及《远西奇器图说》中涉及的农具799
二、《新制诸器图说》及《远西奇器图说》的形成805
第八节 《泰西水法》涉及的农具808
一、龙尾车808
二、玉衡车810
三、恒升车812
第九节 丰富多彩的筒车文化814
第十节 “木牛”及丈量步车820
一、木牛820
二、丈量步车822
第一节 概述824
一、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夕的社会概貌824
第九章 中国农具的畸形发展824
二、经济文化概说826
三、中国传统农具略述826
第二节 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农业827
一、为倡导学习西方农业科学制造舆论827
二、办教育兴学堂,向西方学习自然科学828
三、创办报纸广译书籍829
四、创立农学会,农学研究从个人行为转变为集体行为830
五、兴办农业研究、试验与推广机构831
第三节 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农具833
一、局部引进大型高效农机具834
二、首创电力排灌835
三、进行农机具的改进设计836
四、实施农业工程的萌芽836
第四节 反映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北方传统农具基本面貌的《关于华北地区的农具调查》837
一、《总说》部分简介837
五、中国农具全局的基本面貌没有改变837
二、《分论》部分简介843
三、《主要农作物的收获及加工方法》部分简介866
四、简评866
第五节 反映新中国成立前夕农具状况的几部文献简介867
一、《华北的农业与作业机具》简介867
二、《云南物质文化·农耕卷》简介868
三、《中国西南传统生产工具图录》简介873
结语874
一、新中国农业机械发展简述874
二、农具发展历史的简要回顾876
三、中国农具技术由先进变后进的原因878
参考文献881
附录884
农具诗话884
与古农具密切相关的“耕织图”899
(一)御制《耕织图》899
(二)《农务女红之图》923
(三)《桑织图》940
(四)《棉花图》953
人生当歌——作者小传970
后记985
热门推荐
- 2620072.html
- 3526437.html
- 671508.html
- 3410604.html
- 2615511.html
- 3838084.html
- 2954884.html
- 1989954.html
- 2047150.html
- 16970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688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14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146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556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87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540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205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11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923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58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