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嵌入式系统导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胡继阳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ISBN:7113065058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64页
- 文件大小:98MB
- 文件页数:483页
- 主题词:微型计算机-系统设计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嵌入式系统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1章 嵌入式系统介绍1
1-1 嵌入式系统的概述2
1-1-1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历史3
1-1-2 嵌入式系统的组成5
1-1-3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趋势6
1-2 嵌入式运算8
1-2-1 使用嵌入式系统的因素9
1-2-2 嵌入式系统的设计考虑10
1-2-3 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挑战11
1-2-4 嵌入式系统设计能力12
1-3 分布式嵌入式系统13
1-3-1 具有网络能力的嵌入式系统15
1-3-2 因特网能力的嵌入式系统16
1-4 信息家电16
1-4-1 信息家电的兴起16
1-4-2 信息家电的产品18
1-4-3 信息家电的功能19
学习评测20
1-5 总结20
第2章 嵌入式系统的未来战场——数字家庭23
2-1 无所不在运算24
2-1-1 材料与制造科技25
2-1-2 智能型软件设计26
2-1-3 传感器技术27
2-1-4 网络合作能力28
2-2 蓝色家电29
2-2-1 信息蓝色家电29
2-2-2 娱乐蓝色家电32
2-2-3 通信蓝色家电34
2-2-4 家庭自动化产品36
2-3 数字家庭的标准37
2-3-1 标准统合的需求38
2-3-2 数字家庭产品的技术38
2-3-3 数字家庭的远景42
2-4 总结43
学习评测43
第3章 嵌入式系统的系统设计45
3-1-1 设计过程46
3-1 设计方法论46
3-1-2 设计流程的方法48
3-2 需求分析51
3-3 规格52
3-4 系统分析与架构设计56
3-4-1 方块图56
3-4-2 CRC卡片57
3-5 设计硬件与软件组件58
3-7-1 质量保证技术59
3-7 质量保证59
3-6 系统集成59
3-7-2 确认规范60
3-7-3 设计复审62
3-7-4 衡量驱动质量保证63
3-8 总结64
学习评测64
第4章 嵌入式系统微处理器67
4-1 嵌入式系统微处理器的发展68
4-1-1 8位微处理器69
4-1-2 16位微处理器70
4-2 微处理器的基本架构71
4-1-3 32位以上的微处理器71
4-3 协同微处理器72
4-4 精简指令集架构微处理器72
4-4-1 CISC与RISC架构的比较73
4-4-2 ARM RISC架构微处理器73
4-4-3 ARM架构程序模型75
4-5 数字信号处理器78
4-5-1 数字信号处理器简介79
4-5-3 德州仪器公司TMS320 DSP微处理器80
4-5-2 DSP微处理器的应用80
4-6 超长指令集微处理器82
4-7 SoC嵌入式系统微处理器83
4-7-1 SoC微处理器简介83
4-7-2 SoC微处理器的设计开发84
4-7-3 快速的SoC微处理器设计与制造85
4-8 高级集成型微处理器86
4-8-1 RISC结合DSP的SoC微处理器86
4-8-2 Intel PCA个人数字化嵌入式系统87
4-9 总结89
学习评测90
第5章 硬件周边设备91
5-1 输入/输出设备92
5-1-1 输入设备93
5-1-2 输出设备95
5-2 输出与输入传输接口96
5-2-1 链表协议96
5-2-2 并列协议101
5-2-3 无线协议101
5-3 内存103
5-3-1 只读存储器104
5-3-2 掩模只读存储器104
5-3-3 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105
5-3-4 可擦除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106
5-3-5 电子消除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108
5-3-6 随机存取内存109
5-4 便携式嵌入式系统电源系统110
5-4-1 便携式嵌入式系统电源的要求111
5-4-2 智能型电池系统111
5-5 扩充设备112
5-5-1 PCMCIA扩充设备113
5-5-2 CF扩充设备113
5-5-3 SD扩充设备114
5-5-4 MS扩充设备114
5-6 总结115
学习评测115
第6章 软硬件接口117
6-1 微处理器的软硬件接口118
6-1-1 微处理器的组织与架构118
6-1-2 微处理器指令集架构121
6-1-3 微处理器的数据流路径/控制单元124
6-2 总线架构129
6-2-1 总线类与协议129
6-2-2 总线存取方式131
6-3 直接内存访问132
6-3-1 直接内存访问原理132
6-3-2 直接内存访问设计133
6-4 高速缓存单元134
6-4-1 高速缓存的原理134
6-4-2 增加高速缓存的命中率136
6-5 内存管理单元138
6-6 寄存器与周边141
6-6-1 寄存器组件141
6-6-2 驱动程序与寄存器144
6-6-3 中断与异常145
6-7 软硬件接口范例147
6-7-1 AMBA接口介绍147
6-7-2 AMBA接口范例153
6-8 总结156
学习评测157
第7章 嵌入式操作系统159
7-1 嵌入式操作系统概论160
7-2 进程与线程164
7-2-1 进程、线程与工作164
7-2-2 线程的状态169
7-3 调度173
7-4 实时系统调度算法177
7-4-1 实时系统定义177
7-4-2 固定式优先级调度法——比率单调调度法178
7-4-3 动态优先级调度法180
7-5 上下文切换181
7-6 内部进程通信185
7-7 内存管理188
7-7-1 管理内存188
7-7-2 内存分配191
7-7-3 虚拟内存192
7-7-4 内存回收194
7-8 嵌入式操作系统范例195
7-8-1 WinCE.Net196
7-8-2 Symbian OS198
7-8-3 VxWorks201
7-8-4 Nucleus203
7-9 总结206
学习评测206
第8章 系统开发、仿真与调试209
8-1 系统开发流程210
8-1-1 编译器211
8-1-2 汇编器215
8-1-3 链接器217
8-2 开机程序222
8-3 硬件抽象层225
8-3-1 硬件抽象层的定义与任务225
8-3-2 硬件抽象层的设计226
8-4 系统仿真227
8-4-1 软件仿真227
8-4-2 硬件仿真230
8-5 系统调试231
8-5-1 软件调试环境233
8-5-2 硬件调试环境234
8-6 总结236
学习评测237
第9章 性能评测、程序最佳化与测试239
9-1 性能评测240
9-1-1 性能测量240
9-1-2 分析程序执行时间241
9-1-3 追踪程序执行244
9-2 程序最佳化246
9-2-1 循环最佳化246
9-2-2 高速缓存最佳化248
9-2-3 省电最佳化250
9-2-4 程序空间最佳化251
9-3 程序测试252
9-3-1 明箱测试253
9-3-2 黑箱测试256
9-3-3 性能测试257
9-4 总结257
学习评测258
第10章 VLSI设计与系统单芯片261
10-1-1 芯片生产技术概要262
10-1 芯片生产技术与CMOS VLSI设计262
10-1-2 CMOS VLSI设计263
10-2 常见芯片应用种类与设计方法介绍266
10-2-1 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与混合信号电路分类266
10-2-2 VLSI设计方法介绍267
10-2-3 VLSI设计流程271
10-3 系统单芯片技术273
10-3-1 系统单芯片开发流程274
10-3-2 SoC系统架构设计277
10-4 平台式设计流程及分类278
10-5 总结282
学习评测283
第11章 可编程逻辑系统285
11-1 IC制造流程与分类286
11-2 可编程逻辑设备287
11-3 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289
11-3-1 CPLD基本原理289
11-3-2 CPLD的硬件架构291
11-4 现场可编程门数组294
11-4-1 FPGA的基本原理294
11-4-2 FPGA的硬件架构296
11-5 CPLD/FPGA电路开发流程300
11-5-1 CPLD/FPGA开发环境300
11-5-2 设计输入302
11-5-3 项目编辑304
11-5-4 设备规划304
11-6 CPLD/FPGA的选择305
11-7 总结306
学习评测306
第12章 软硬件协同设计与验证309
12-1 软硬件协同设计的现况310
12-1-1 软硬件协同设计的概念311
12-1-2 软硬件协同设计流程312
12-2 系统规范描述语言314
12-3 系统模型的建立315
12-3-1 系统模型的用途315
12-3-2 常见系统模型语言介绍316
12-4 软硬件分割322
12-4-1 系统软硬件分割的考虑322
12-4-2 通过计算机辅助工具进行软硬件分割324
12-5 软硬件自动组合技术325
12-6 软硬件协同模拟326
12-6-1 软件程序的模拟环境327
12-6-2 硬件电路的模拟环境327
12-6-3 软硬件协同模拟328
12-7 现有软硬件协同设计环境介绍328
12-7-1 VisualSpec介绍328
12-7-2 System Studio介绍330
12-8 总结333
学习评测333
第13章 系统开发平台实例335
13-1 如何选择开发平台336
13-2 ARM Integrator介绍337
13-2-1 Integrator主机板介绍337
13-2-2 Integrator核心模块介绍339
13-2-3 Integrator逻辑模块介绍341
13-3 ARM Integrator开发环境介绍342
13-3-1 ARM Development Suite342
13-3-3 Multi-ICE344
13-4 ARM Integrator应用开发实例344
13-3-2 ARM Firmware Suite344
13-4-1 逻辑模块硬件部分的编译345
13-4-2 核心模块软件部分的编译与CodeWarrior介绍347
13-5 Altera Excalibur SOPC开发平台介绍350
13-5-1 NIOS可程序化CPU351
13-5-2 ARM 922T介绍351
13-5-3 Excalibur开发工具包352
13-6 Altera Excalibur应用开发实例354
13-6-1 Altera SOPC Builder介绍354
13-6-2 SOPC Builder操作环境354
13-6-3 SOPC应用系统的开发360
13-7 总结364
学习评测364
第14章 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367
14-1 Linux系统的发展368
14-1-1 桌上型Linux系统与嵌入式Linux系统369
14-1-2 具有MMU与non-MMU系统370
14-1-3 嵌入式Linux的产品371
14-2 嵌入式Linux的发展环境372
14-2-2 开机流程373
14-2-1 跨平台编译环境373
14-2-3 设置核心374
14-2-4 外围设备驱动程序375
14-2-5 文件系统377
14-2-6 窗口系统379
14-3 实时Linux系统381
14-3-1 核心修改382
14-3-2 应用程序修正384
14-4 应用实例384
14-4-1 Familiar项目385
14-5 总结387
14-4-2 PocketLinux项目387
学习评测388
第15章 嵌入式Java技术389
15-1 Java的概念390
15-1-1 Java平台结构390
15-1-2 Java世界简介392
15-1-3 Java Card简介396
15-1-4 Java Chip简介397
15-2-1 Java虚拟机与配置399
15-2 Java 2微型版399
15-2-2 CLDC技术与框架400
15-2-3 CDC技术409
15-3 总结410
学习评测411
附录A Verilog程序语法基本介绍413
A-1 Verilog介绍414
A-2 Verilog模块414
A-3 Verilog Logic、Data Type、Number、Operator416
A-5 Verilog structural style modeling418
A-4 Verilog Hierachy418
A-6 Verilog data flow style modeling420
A-7 Verilog behavior style modeling420
A-8 1 bit Full Adder Design Example425
A-9 AHB接口相关的电路427
附录B ARM指令集介绍433
B-1 Processor Mode与Register File434
B-2 Instruction Format438
B-3 Arithmetic Instructions440
B-5 Shift Instructions441
B-4 Logic Instructions441
B-6 Compare Instructions442
B-7 Branch Instructions443
B-8 Move Instructions444
B-9 Single Load/Store Instructions444
B-10 Block Data Transfer Instructions446
B-11 Coprocessor Instructions448
B-12 Others449
附录C UML简介451
附录D 参考数据461
热门推荐
- 667377.html
- 1578486.html
- 967669.html
- 481202.html
- 1150286.html
- 2807727.html
- 1189254.html
- 1052096.html
- 798319.html
- 13989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822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792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132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803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200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314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896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625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53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0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