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差异教育成果丛书 学校教育交往实践的现实与可能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差异教育成果丛书 学校教育交往实践的现实与可能
  • 楼朝辉著;施民贵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8177627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52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265页
  • 主题词:学校教育-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差异教育成果丛书 学校教育交往实践的现实与可能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导论1

1.1 研究背景2

1.1.1 研究缘起2

1.1.2 研究意义8

1.2 本书相关概念界定14

1.2.1 交往14

1.2.2 教育交往16

1.2.3 教育交往实践17

1.3 学校教育交往文献综述18

1.3.1 教育交往的国内研究现状18

1.3.2 教育交往的国外研究现状26

1.3.3 教育交往实践的研究现状30

1.3.4 学校教育交往研究趋势展望33

1.4 研究思路与架构34

1.4.1 研究思路34

1.4.2 研究方法35

1.4.3 研究框架41

2 教育交往实践的理论内涵43

2.1 理论参照——教育交往问题比较43

2.1.1 制度化个人的非人性交往44

2.1.2 手段化个人的工具式交往45

2.1.3 非传统个人的不确定性交往46

2.1.4 非现实空间的网络虚拟交往47

2.1.5 转型背景下的非全面个体教育交往48

2.2 教育交往的基本理念51

2.2.1 教育交往的社会人假设51

2.2.2 教育交往的规范性探讨53

2.2.3 教育交往的合理性探讨70

2.2.4 教育交往的教育性探讨73

2.3 教育交往的理论框架77

2.3.1 教育交往的目标77

2.3.2 教育交往的层次78

2.3.3 教育交往的过程80

3 教育交往实践的现实境遇及成因分析82

3.1 实然课堂中的教学交往82

3.1.1 实然课堂中教学交往缺失与阻隔的表征83

3.1.2 实然课堂中教学交往缺失与阻隔的成因90

3.2 实践情境中的师生交往94

3.2.1 实践情境中师生交往缺失与阻隔的表征94

3.2.2 实践情境中师生交往缺失与阻隔的成因95

3.3 实践情境中的同伴交往99

3.3.1 实践情境中同伴交往缺失与阻隔的表征99

3.3.2 实践情境中同伴交往缺失与阻隔的成因101

3.4 实践情境中的亲子交往103

3.4.1 实践情境中亲子交往缺失与阻隔的表征105

3.4.2 实践情境中亲子交往缺失与阻隔的成因106

3.5 实践情境中的教师交往109

3.5.1 实践情境中教师交往缺失与阻隔的表征110

3.5.2 实践情境中教师交往缺失与阻隔的成因113

4 教育交往实践新样式的系统建构116

4.1 以教育交往为指向的学校变革117

4.1.1 教育交往与学校变革的关联分析117

4.1.2 教育交往与实验学校的关联分析123

4.2 教育交往实践新样式:学校发展顶层设计130

4.2.1 教学交往131

4.2.2 师生交往131

4.2.3 同伴交往132

4.2.4 亲子交往133

4.2.5 教师交往133

4.3 教育交往实践新样式系统架构134

4.3.1 教育交往实践系统的路径构成134

4.3.2 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模型136

4.3.3 教育交往实践的生态发展系统模型138

4.3.4 教育交往实践的系统内部动态架构139

4.3.5 教育交往实践的形态143

4.4 教育交往实践的价值探讨148

4.4.1 学生成长价值探讨148

4.4.2 教师专业成长价值探讨149

4.4.3 亲子成长价值探讨149

5 教育交往实践的行动变革151

5.1 迈步交往教学的课堂实践变革152

5.1.1 在合作教学中建构“教学共同体”153

5.1.2 在对话教学中实现主体间性161

5.2 协作型师生交往的实践变革171

5.2.1 对学生和家长的理解与信任174

5.2.2 教师自身的真诚与幽默181

5.2.3 创设肯定和建设性的班级生态环境182

5.3 合作型同伴交往的实践变革185

5.3.1 “小先生制”同伴交往实践188

5.3.2 互动型同伴交往实践190

5.3.3 学习型同伴交往实践192

5.4 共识型亲子交往实践变革198

5.4.1 理解和放手198

5.4.2 陪伴和沟通200

5.4.3 欣赏和一致202

5.4.4 期待和持续203

5.5 团队型教师交往的实践变革205

5.5.1 群文阅读项目组的学术交往206

5.5.2 续课项目组的学术交往206

5.5.3 专业共性交往圈208

5.5.4 个人兴趣爱好交往圈209

5.5.5 主题讨论式交往212

5.5.6 班级读书会模式的专业交往215

5.5.7 咨询式指导交往217

6 结语:从教育交往实践走向交往教育223

6.1 研究结论224

6.1.1 教育即交往:学校教育交往实践既是过程也是本质224

6.1.2 主体即关系:转变学校教育交往现实的一种样式225

6.1.3 管理即实践:学校管理追寻实践创新228

6.2 研究局限228

6.2.1 方法论的缺憾228

6.2.2 模型建构的局限229

6.3 研究展望230

6.3.1 交往生态圈:完善模型的学校教育交往实践愿景230

6.3.2 大数据提供的可能:走向实证研究231

6.3.3 多学科视野下的教育交往实践研究232

参考文献236

索引249

后记2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