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巴尔虎左旗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新巴尔虎左旗志
  • 吴玉霞,彭全军主编;新巴尔虎左旗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 ISBN:7805062692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744页
  • 文件大小:67MB
  • 文件页数:80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巴尔虎左旗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卷一 建置3

第一章 建置区划3

第一节 建置沿革3

第二节 行政区划4

第二章 苏木(镇)简介5

第一节 阿木古郎镇5

第二节 嵯岗镇7

第三节 塔日根诺尔苏木8

第四节 巴音塔拉苏木9

第五节 阿木古郎宝力格苏木10

第六节 新宝力格苏木11

第七节 新宝力格东苏木11

第八节 新宝力格西苏木12

第九节 乌布尔宝力格苏木13

第十节 吉布胡郎图苏木14

第十一节 嘎拉布尔苏木15

第十二节 阿拉坦哈达苏木16

第十三节 诺门罕布日德苏木17

第十四节 国营嵯岗牧场17

卷二 自然环境21

第一章 地质地貌21

第一节 地质21

第二节 地貌24

第二章 气候26

第一节 气候特点26

第二节 气候区划与气候要素26

第三节 气候资源28

第三章 水文30

第一节 地表水30

第二节 地下水34

第四章 土壤36

第一节 分布36

第二节 分类37

第三节 土壤改良利用分区41

第四节 土壤养分44

第五章 植被47

第一节 森林植被47

第二节 草原植被48

第六章 自然资源50

第一节 土地资源50

第二节 水资源51

第三节 植物资源52

第四节 矿产资源56

第七章 自然灾害59

第一节 白灾59

第二节 黑灾60

第三节 干旱60

第四节 暴风雪60

第五节 鼠害61

第六节 蝗虫害62

第七节 冷雨和湿雪62

卷三 人口65

第一章 人口数量分布65

第一节 人口数量65

第二节 人口分布68

第二章 人口构成69

第一节 民族构成69

第二节 性别年龄构成70

第三章 人口普查71

第一节 第一次人口普查71

第二节 第二次人口普查72

第三节 第三次人口普查72

第四节 第四次人口普查72

卷四 民族75

第一章 民族宗教工作75

第一节 机构75

第二节 民族工作75

第三节 宗教工作76

第四节 蒙古语文工作77

第二章 蒙古族78

第一节 族源与分布78

第二节 语言文字79

第三节 社会组织79

第四节 经济结构80

第五节 生活习俗81

第三章 其他民族84

第一节 汉族84

第二节 其他少数民族84

第四章 宗教85

第一节 萨满教85

第二节 喇嘛教86

卷五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97

第一章 中共新左旗委员会97

第一节 机构97

第二节 历届党代会99

第三节 基层党组织101

第二章 组织建设102

第一节 建党102

第二节 整党105

第三节 培养选拔干部106

第四节 老干部工作107

第三章 宣传教育109

第一节 机构109

第二节 社会宣传109

第三节 文艺新闻宣传111

第四节 理论教育112

第五节 党员教育113

第六节 精神文明建设114

第七节 党校教育115

第四章 统战工作116

第一节 机构116

第二节 学习教育117

第三节 民族上层人士统战117

第四节 知识分子工作118

第五节 落实政策工作118

第五章 纪律检查119

第一节 机构119

第二节 纪检工作120

第三节 复查甄别123

第六章 政法工作123

第一节 机构123

第二节 主要工作124

卷六 政权129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129

第一节 历届人代会129

第二节 日常工作135

第二章 政府138

第一节 旧政府138

第二节 旗人民政府138

第三节 基层政权140

第四节 信访工作140

第五节 外事工作141

第六节 行政监察143

卷七 政协147

第一章 机构147

第二章 历届委员会149

第一节 第一届委员会149

第二节 第二届委员会150

第三节 第三届委员会150

第四节 第四届委员会150

第五节 第五届委员会151

第六节 第六届委员会152

第七节 第七届委员会154

第八节 第八届委员会155

第三章 主要工作156

第一节 参政议政156

第二节 提案工作157

第三节 落实政策157

第四节 文史工作157

卷八 群众团体161

第一章 工会161

第一节 机构161

第二节 代表大会161

第三节 主要工作162

第二章 共青团163

第一节 机构163

第二节 历届团代会163

第三节 组织建设165

第四节 主要工作166

第三章 妇联168

第一节 机构168

第二节 妇代会168

第三节 妇女工作170

第四章 其他群众团体171

第一节 贫下中牧协会171

第二节 科学技术学会171

第三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172

第四节 残疾人联合会172

卷九 政法177

第一章 公安177

第一节 机构177

第二节 社会治安管理178

第三节 户籍管理180

第四节 预审 看守180

第五节 交通管理182

第六节 消防工作182

第二章 检察院183

第一节 机构183

第二节 刑事检察184

第三节 法纪检察185

第四节 经济检察186

第五节 监所检察186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187

第三章 审判187

第一节 机构187

第二节 刑事审判188

第三节 民事审判188

第四节 经济审判189

第五节 告诉申诉工作189

第六节 平反纠正190

第四章 司法行政190

第一节 机构190

第二节 法制宣传190

第三节 人民调解191

第四节 公证业务192

第五节 律师事务193

卷十 民政197

第一章 机构197

第二章 基层政权建设197

第一节 苏木(公社) 镇政权197

第二节 嘎查(村) 居委会198

第三章 优待抚恤198

第一节 拥军优属198

第二节 抚恤199

第四章 社会保障200

第一节 扶贫200

第二节 救灾201

第五章 社会福利202

第一节 孤老收养202

第二节 收容遣送203

第六章 复员安置203

第一节 复员退伍兵安置203

第二节 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203

第七章 社会事务管理204

第一节 婚姻登记204

第二节 殡葬管理205

第三节 地名工作205

卷十一 劳动人事211

第一章 机构211

第一节 管理机构211

第二节 事业机构211

第二章 劳动就业212

第一节 城镇待业人员安置212

第二节 知识青年安置213

第三节 就业培训214

第三章 劳动管理215

第一节 用工制度215

第二节 扶持生产资金管理216

第三节 劳务市场217

第四节 劳动争议仲裁217

第五节 劳动服务公司218

第四章 人事管理218

第一节 干部队伍218

第二节 科技干部管理219

第三节 干部培训220

第四节 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220

第五节 干部任免管理221

第五章 工资津贴222

第一节 工资制度222

第二节 工资改革223

第三节 工资调整224

第四节 奖励工资225

第五节 津贴 补贴225

第六章 劳动保险226

第一节 保险统筹226

第二节 职工待业保险227

第七章 劳动安全管理229

第一节 劳动保护监察229

第二节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229

第三节 矿山安全监察230

第八章 编制230

第一节 编制管理230

第二节 机构编制231

第三节 人员编制232

第四节 车辆编制232

第九章 机构改革233

第一节 旗直党政机构改革233

第二节 苏木(镇)机构改革234

卷十二 军事239

第一章 驻军239

第一节 日伪驻军239

第二节 武警新左旗中队239

第三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51305部队240

第四节 公安新左旗边防大队241

第五节 武装森林警察新左旗大队241

第二章 兵役242

第一节 征兵242

第二节 预备役244

第三章 旗人民武装部244

第一节 机构244

第二节 领导体制246

第四章 民兵工作247

第一节 民兵组织建设247

第二节 编制原则248

第三节 民兵基层建设249

第五章 诺门罕战争251

卷十三 经济综述257

第一章 国民经济综合指标257

第一节 社会总产值257

第二节 工农业总产值257

第三节 国民生产总值258

第四节 国民收入258

第五节 固定资产投资259

第二章 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执行情况260

第一节 “一五”至“四五”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执行情况260

第二节 “五五”至“八五”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执行情况261

第三章 人民生活262

第一节 牧民生活262

第二节 城镇居民生活263

卷十四 畜牧业267

第一章 草原267

第一节 草原概况267

第二节 草场类型及分布267

第三节 饲用植物269

第四节 有毒有害植物270

第五节 草场区划271

第二章 草原建设与管理276

第一节 草场利用276

第二节 草原建设与保护277

第三章 机构279

第一节 管理机构279

第二节 事业机构280

第四章 所有制变革281

第一节 沿革281

第二节 牧区民主改革282

第三节 人民公社283

第四节 经济体制改革284

第五章 家畜品种285

第一节 地方品种285

第二节 培育品种286

第三节 引进品种287

第六章 饲养管理290

第一节 饲养方式290

第二节 种公畜母畜仔畜饲养291

第三节 畜群结构294

第四节 棚圈建设296

第七章 家畜改良297

第一节 牛改良297

第二节 羊改良299

第三节 马改良299

第八章 疫病防治300

第一节 疫病300

第二节 防治措施302

第三节 兽医卫生检疫303

第九章 经济效益303

第一节 畜产品303

第二节 家畜出栏305

卷十五 农业 林业 水利309

第一章 农业309

第一节 耕地309

第二节 经营体制310

第三节 农作物310

第四节 农业机械311

第二章 林业313

第一节 机构313

第二节 林木资源314

第三节 育苗造林315

第四节 抚育采伐316

第五节 森林保护317

第六节 林业生产机具319

第三章 水利319

第一节 机构319

第二节 水利工程320

第三节 水利投入323

卷十六 副业327

第一章 渔业327

第一节 渔业资源327

第二节 渔业生产328

第三节 渔政管理329

第四节 新左旗渔场330

第二章 芦苇331

第一节 资源分布331

第二节 芦苇生产332

第三节 芦苇公司334

卷十七 乡镇企业337

第一章 管理机构及企业337

第一节 管理机构337

第二节 企业337

第二章 企业形式338

第一节 乡镇企业338

第二节 个体企业338

第三章 产业结构339

第一节 工业企业339

第二节 交通运输业340

第三节 建筑业340

第四节 商业 饮食业 服务业340

第四章 经济效益341

第一节 产品产量341

第二节 经济指标342

卷十八 工业345

第一章 管理机构345

第一节 旗工业局345

第二节 旗经济委员会345

第三节 旗二轻局345

第二章 经营体制346

第一节 国营企业346

第二节 集体企业346

第三章 工业门类349

第一节 乳品加工349

第二节 电力工业351

第三节 化学工业355

第四节 煤炭工业356

第五节 其他工业357

卷十九 交通363

第一章 道路363

第一节 古近代道路363

第二节 公路363

第二章 桥涵365

第一节 桥梁365

第二节 涵洞366

第三章 运输367

第一节 货运367

第二节 客运368

第四章 交通管理370

第一节 交通管理370

第二节 交通监理370

第三节 公路管理371

第五章 铁路372

第一节 线路372

第二节 车站372

卷二十 邮电375

第一章 机构375

第一节 管理机构375

第二节 基层机构375

第二章 邮政378

第一节 邮路378

第二节 投递380

第三节 邮政业务380

第三章 电信384

第一节 电话384

第二节 电报390

卷二十一 城建 环保395

第一章 城乡建设395

第一节 机构395

第二节 旗府驻地建设395

第三节 镇苏木建设398

第四节 房地产管理400

第二章 建筑业401

第一节 设计401

第二节 施工队伍402

第三节 建筑施工402

第三章 环境保护402

第一节 机构402

第二节 污染与治理403

卷二十二 商业407

第一章 经营体制407

第一节 私营商业407

第二节 集体商业408

第三节 国营商业408

第二章 饮食服务业409

第三章 民族贸易411

第四章 供销合作社412

第一节 机构412

第二节 社员代表大会415

第三节 畜土副产品及废品收购417

第四节 供应418

第五章 边境贸易420

第六章 物资421

第一节 机构421

第二节 物资供应421

卷二十三 粮食429

第一章 机构429

第一节 管理机构429

第二节 经营机构429

第二章 粮油销售430

第一节 私营销售430

第二节 粮油供应430

第三章 粮油调入 储藏 加工432

第一节 调入432

第二节 储藏433

第三节 加工433

第四章 经营管理433

第一节 财务管理433

第二节 粮油价格管理434

第三节 票证管理434

卷二十四 财政439

第一章 机构439

第一节 旗财政机构439

第二节 苏木(镇)财政机构439

第二章 财政收入440

第一节 收入状况440

第二节 收入构成440

第三章 财政支出444

第一节 支出状况444

第二节 支出构成448

第四章 财政管理448

第一节 管理体制448

第二节 财务管理449

卷二十五 税务453

第一章 机构453

第一节 旗税务机构453

第二节 基层机构454

第二章 税收454

第一节 税种454

第二节 税收收入455

第三章 税务稽征456

第一节 税源分布456

第二节 税源管理457

第三节 征收方法457

第四节 税收检查458

第四章 税收减免459

第一节 政策性减免459

第二节 其他减免460

卷二十六 金融463

第一章 机构463

第一节 中国人民银行新巴尔虎左旗支行463

第二节 中国工商银行新巴尔虎左旗支行464

第三节 中国农业银行新巴尔虎左旗支行464

第四节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新巴尔虎左旗支行466

第五节 保险公司466

第六节 信用合作社466

第二章 货币467

第一节 币种468

第二节 货币流通468

第三章 存款与贷款469

第一节 存款469

第二节 贷款469

第四章 保险470

第一节 险种470

第二节 理赔471

卷二十七 经济综合管理477

第一章 计划管理477

第一节 机构477

第二节 计划管理体制477

第三节 计划编制478

第二章 统计479

第一节 机构479

第二节 定期统计480

第三节 专项统计482

第四节 统计资料整理483

第五节 统计分析484

第三章 审计485

第一节 机构485

第二节 审计监督485

第三节 内部审计监督490

第四章 工商管理490

第一节 机构490

第二节 工商行政管理491

第五章 物价管理496

第一节 机构496

第二节 物价管理497

第六章 计量503

第一节 机构503

第二节 标准化管理504

第三节 产品质量监督管理504

第四节 代码标识505

第七章 土地管理505

第一节 机构505

第二节 基础管理506

第三节 建设用地管理507

第四节 土地监察509

第五节 土地规划510

卷二十八 教育513

第一章 教育管理513

第一节 机构513

第二节 经费设备513

第二章 学前教育516

第一节 幼儿教育516

第二节 学前班517

第三章 小学教育517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517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518

第四章 中学教育520

第五章 学校简介521

第一节 普通学校选介521

第二节 职业技术学校(班)524

第六章 成人教育526

第一节 扫盲教育526

第二节 职工业余教育527

第七章 教师528

第一节 教师队伍528

第二节 师资培训530

第三节 教师待遇530

第八章 教学研究531

第一节 教研室531

第二节 教研532

卷二十九 科学技术535

第一章 机构535

第一节 管理机构535

第二节 科研机构535

第三节 科技队伍536

第二章 科技活动538

第一节 科研538

第二节 科技推广540

第三节 科普宣传541

第四节 技术引进541

第五节 科研成果541

第三章 气象测报542

第一节 机构542

第二节 测报543

卷三十 文化547

第一章 文化事业547

第一节 机构547

第二节 文化馆547

第三节 乌兰牧骑548

第四节 图书馆550

第五节 新华书店551

第六节 文化市场管理所552

第七节 电影552

第二章 群众文化与民间文艺553

第一节 群众文化553

第二节 民间文艺556

第三章 广播 电视558

第一节 广播558

第二节 电视559

第四章 档案史志560

第一节 档案560

第二节 史志563

第五章 文物古迹564

第一节 文物管理564

第二节 墓葬遗址564

卷三十一 卫生569

第一章 卫生事业管理569

第一节 机构569

第二节 药政管理569

第三节 公费医疗570

第二章 医疗572

第一节 蒙医医疗572

第二节 西医医疗572

第三节 医疗机构简介574

第三章 爱国卫生与卫生监督580

第一节 爱国卫生580

第二节 卫生监督581

第三节 学校卫生583

第四章 卫生防疫584

第一节 疫病584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585

第三节 计划免疫590

第五章 妇幼保健591

第一节 妇女保健591

第二节 儿童保健593

第六章 红十字会594

第一节 机构594

第二节 主要工作594

卷三十二 体育597

第一章 机构 设施 经费597

第一节 机构597

第二节 设施597

第三节 经费597

第二章 群众体育598

第一节 学校体育598

第二节 职工体育603

第三节 老年体育603

第三章 民族体育604

第一节 那达慕604

第二节 传统体育606

卷三十三 人物611

第一章 传略611

第二章 名录622

第一节 革命烈士622

第二节 先进人物622

第三节 离休干部名录629

卷三十四 大事记641

大事记641

旗委书记特木其乎在中共新左旗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677

政府旗长孟和那在新左旗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696

新左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712

关于新左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说明720

新左旗机构及领导人名录726

新左旗历届史志编纂委员会738

《新巴尔虎左旗志》编纂人员分工741

为《新巴尔虎左旗志》提供专志资料单位 个人名单742

《新巴尔虎左旗志》编纂始末74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