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图书出版产业评价体系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图书出版产业评价体系
  • 徐小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 ISBN:978750682282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15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30页
  • 主题词:图书-出版工作-评价-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图书出版产业评价体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思路2

(一)研究背景2

(二)研究思路3

二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6

(一)有关图书出版单位的评价研究综述6

(二)有关图书出版产业的评价研究综述29

(三)价值评估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39

(四)研究意义42

三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44

(一)研究方法44

(二)研究框架46

第二章 图书出版物的评价49

一 图书出版物的同一性特征49

(一)图书出版物的天然外部性特征49

(二)作为商品的图书出版物及其特征57

(三)建立以图书出版物质量标准为核心的评价标准64

二 图书出版物的多样化和差异化特征70

(一)图书出版物的多样化特征70

(二)图书出版物的不同需求弹性特征73

(三)图书出版物的差异化特征76

(四)对影响图书出版物差异化构成要素进行评价的必然性78

三 对影响图书出版物差异化构成要素的评价80

(一)影响图书出版物差异化的构成要素80

(二)图书出版物的质量管理82

(三)图书出版物的营销策略88

(四)构建图书出版物评价指标体系96

四 本章小结97

第三章 图书出版单位的评价99

一 建立针对不同性质图书出版单位的不同评价99

(一)对图书出版单位性质的认识99

(二)建立两类不同的评价标准106

二 理解“两个效益”107

(一)对“两个效益”提法的历史性考察107

(二)对“两个效益”内在逻辑的重新审视111

三 图书出版单位的经济效益115

(一)“经济效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115

(二)图书出版单位经济效益的内涵及评价指标120

四 图书出版单位的无形资产评价131

(一)会计准则上无形资产的定义131

(二)图书出版单位的无形资产构成及评价133

(三)构建图书出版单位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147

五 图书出版单位的社会责任149

(一)引入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重要性149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层次结构152

(三)图书出版单位的社会责任内容及评价指标154

六 本章小结158

第四章 图书出版产业的评价160

一 对图书出版产业规模现状的评价160

(一)对近五年来图书出版产业规模状况的纵向比较161

(二)对近五年来图书出版产业规模状况的横向比较172

二 影响图书出版产业市场需求的因素177

(一)对居民文化娱乐支出费用的考察177

(二)对图书出版物及其替代产品之间关系的考察179

三 影响图书出版产业市场供给的因素182

(一)图书出版产业的创新能力183

(二)图书出版产业的政府规制188

四 构建图书出版产业评价指标体系195

五 对图书出版产业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认识197

六 本章小结199

第五章 结束语——兼议图书出版产业评价体系的内在逻辑201

一 图书出版产业评价体系的内在逻辑201

二 结束语203

参考文献207

后记215

图1-1 图书出版产业评级体系构成要素图4

图2-1 2003~2008书籍、课本总印数和同期人均收入变动情况75

图2-2 2003~2008书籍、课本总印张和同期人均收入变动情况75

图2-3 影响女性读者购买图书出版物行为的因素81

图2-4 新华书店系统销售收入占全国新华书店系统、出版社自办发行单位出版物总销售收入之比94

图4-1 2004~2008年我国图书出版产业的实际供给能力164

图4-2 2004~2008年我国图书出版产业库存量增长率164

图4-3 2004~2008年我国图书出版产业的总印数与库存量165

图4-4 2004~2006年我国图书出版产业的销售收入和销售利润165

图4-5 2004~2008年我国图书出版产业的进出口贸易逆差168

图4-6 2004~2008年我国图书出版产业的版权贸易逆差168

图4-7 2004~2008年图书出版与移动媒体各占传媒市场规模的比重175

图4-8 2007我国国民获取信息的途径180

图4-9 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与互联网阅读率变动情况182

图5-1 图书出版产业评价体系构成主体层次图 ?表1-1 “六五”计划期间出版社考核指标7

表1-2 高等学校出版社评估指标体系7

表1-3 出版企业目标管理指标体系9

表1-4 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11

表1-5 上海市出版社社会效益评估办法12

表1-6 出版企业绩效评价标准14

表1-7 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等级评估办法15

表1-8 图书效益指标18

表1-9 “九五”期间中国图书出版社市场竞争评估初探19

表1-10 出版社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22

表1-11 出版单位竞争力评价指标26

表1-12 中国图书出版业竞争力评价指标31

表1-13 中国出版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34

表2-1 美国部分商品需求收入弹性系数74

表2-2 图书出版物评价指标体系96

表3-1 图书出版单位的生产能力125

表3-2 图书出版单位的获利能力126

表3-3 图书出版单位的营运能力128

表3-4 图书出版单位的偿债能力129

表3-5 图书出版单位的经营增长能力130

表3-6 无形资产分类内容135

表3-7 品牌资产十要素评估指标141

表3-8 Interbrand品牌强度系数影响因素142

表3-9 图书出版单位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147

表3-10 利益相关者分类表150

表3-11 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对应表153

表3-12 图书出版单位的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156

表4-1 2004~2008年我国图书出版产业规模状况161

表4-2 2003~2006年我国图书出版产业的销售利润率166

表4-3 2004~2006年图书出版产业市场集中度170

表4-4 2006年图书出版产业市场集中度171

表4-5 2004~2008年我国传媒产业市场规模174

表4-6 2004~2008年传媒产业细分市场占传媒市场规模的比重176

表4-7 2004~2007年城镇居民文化娱乐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178

表4-8 媒体功能与首选图书的比例181

表4-9 图书出版产业评价指标体系196

热门推荐